核管法三讀通過 藍委葛如鈞:非強推延役而是政府多一選擇

立法院今三讀通過「核管法」修正案,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核電雖非完美,卻對台灣具有其必要性」,更是當今國際能源政策的主流趨勢與共識,這次修法並非為延役而修法,而是為台灣能源安全打開一扇務實的門,讓政府在面對日益嚴峻的供電挑戰時,多一項可用的政策工具。
葛如鈞指出,台灣目前僅剩核三廠二號機仍維持運轉,不過即將在5月17日停機,台灣將自此完全喪失核能這項「平價、穩定、超低碳」的供電方式;隨AI(人工智慧)、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用電激增,此時若仍缺乏政策彈性,將嚴重衝擊產業、民生與國安。
葛如鈞表示,我國「核管法」原定機組需於執照屆滿前5至15年提出延役申請,導致核三廠二號機即便安全無虞,也因時程限制無法續用。此次修法明確修正為「執照屆滿前提出即可」,讓尚有運轉價值的機組不被法規封死。
葛如鈞說明,三讀通過後,對於核三1號機(已停機)與核三2號機(即將停機),皆需行政機關評估再運轉的需求,並由台電向核安會申請換照,再通過主管機關(核安會)把關後,才能繼續運轉,等於是必須關關過,以安全為第一考量。延役期限條文也比照美、日經驗,明定不得超過20年,並保留可依實際情況核准15年或其他低於法規期限的彈性空間,修法並非強迫延役,而是為政府與國家保留選擇權。
葛如鈞提到,特別感謝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曾公開支持「核綠不偏廢』」,同時中央研究院亦提供研究數據;另外,美國在台協會(AIT)也多次公開表態,願意協助台灣在SMR技術與核廢處理領域提供支援。
葛如鈞感謝國民黨團、民眾黨團支持並重申,失去核電,台灣電力將變貴、變髒,失去的不只是民眾的荷包和健康,還可能重演如德國所面臨的經濟衰退,而德國今日也重新走向核電。
葛如鈞呼籲,台灣電力需求正快速攀升,不只產業界憂心,更是民眾關切的重要議題,近七成民意支持保留核電選項,賴政府應回應民意,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不能再用意識形態綁住手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