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示警中國AI實力不落後!籲川普改變晶片出口 稱華為「難對付」

女青年大隊/一場爭議體檢 揭軍方控制隊員婚姻與身體

押解貴婦奈奈返台 調查局駐加國法秘曾破劉喬安賣淫案

新聞眼/陳亭妃、林俊憲互相「抹藍」 待賴主席拆彈

陳亭妃(左)、林俊憲(右)布局市長選舉已久,兩人鴨子划水,實際上暗潮洶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亭妃(左)、林俊憲(右)布局市長選舉已久,兩人鴨子划水,實際上暗潮洶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的本命區台南被視為綠到出汁,誰能贏得市長初選,幾乎「頭過身就過」,競爭也特別激烈。立委林俊憲陳亭妃爭取出線的布局已久,地方到處可見兩人的形象看板,雖都扛著「信賴」大旗,網內互打廝殺已浮上檯面,甚至上演告御狀的戲碼。這場戲愈看愈熱鬧,就看宣稱要貫徹黨內民主機制的賴主席如何拆雷?

民進黨在台南執政卅年,儼然視市長為囊中物,只要過了黨內初選,猶如唾手可得。去年林俊憲、陳亭妃皆連任立委後,雙方陸續在市區掛出上百面形象看板,尤其都放上與賴清德合照,林俊憲的看板寫「信賴連憲」、陳亭妃則為「妃常信賴」,靠攏、爭取賴的青睞意味濃厚,也讓不少民眾相當疑惑:「不是選完了嗎?」

陳亭妃、林俊憲布局市長選舉已久,兩人鴨子划水,實際上暗潮洶湧,尤其黃偉哲兩屆市長將任滿,陳、林更是動作頻頻,像是同一個在地電廠引發民怨、颱風侵襲造成農損等,先後各自辦理會勘,讓中央部會官員重複南下,無視浪費行政資源,只為爭取更多選民的認同與支持。結果,苦的是官員,因為誰都不敢得罪。

近日兩人戰火引爆點也與政績有關,即新營區停車場工程動土,雙方互槓爭取經費的功勞屬於誰、誰在割稻尾?爭功的同時,也顯露綠營爭權的「吃相」。

這場網內互打,愈演愈烈,兩人僅「信賴」方面口徑一致,實則派系壁壘分明。被視為賴清德嫡系大弟子的林俊憲,猛轟陳亭妃政治夥伴南市前議長郭信良脫黨,進一步挑明指陳與國民黨關係曖昧;陳則回批林與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較為友好。兩人攻擊的共同點,都是想把對手「抹藍」。

賴清德二○一四年爭取連任台南市長豪取七成二得票率,是直轄市長民選以來最高紀錄,但林、陳為爭黨內初選出線互砍,幾乎已是刀刀見骨;台南近年弊案頻傳,八八槍擊案、爐碴案、光電弊案均審理未結,都是綠營未爆彈。林、陳如何給選民清新市政的期待,台南市民是否還是非綠不投,二○二六這場選舉還充滿變數。

林俊憲 陳亭妃

延伸閱讀

賴總統否認下令35藍委全罷 派系大老批卓冠廷得意忘形

被捲民進黨爭南市長提名 謝龍介:別把政治搞到沒人性

王世堅:陳亭妃受的委屈 是掛在胸前的勳章

影/大罷免二階倒數 林俊憲公布加拿大海外連署成果

相關新聞

關稅談判若「跪了」 綠憂大罷免恐難大成功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4月2日宣布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不久後宣布暫緩實施90天,僅實施10%基礎關稅,以利各國在這段時間進行貿易談判,但至今還沒有一份「川普協議」面世,遠在太平洋這岸的民進黨政府只能靠憑空想像端出4100億元特別預算因應衝擊,但立法院能否支持特別預算案全數過關,恐怕不是民進黨人的「當務之急」。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信誓旦旦地說,5月一定可以與美國談判,目標是爭取稅率不高於競爭對手,也會保護農民權益。民進黨內人士表示,如果卓榮泰所說為真,台美談判期間與大罷免投票時間可能「衝堂」,若關稅談判結果不如預期,甚至不利台灣,大罷免恐怕無法大成功。

朱立倫明知難成功仍喊「罷賴」 為426遊行後反攻鋪墊?

檢調偵辦大罷免連署案,國民黨陷入罷免、司法多重危機,號召群眾426上凱道,號稱25萬人集結激起在野鬥志,黨主席朱立倫順勢宣布520後推動罷免賴清德運動。不過,對於朱立倫宣稱要「罷賴」,藍營內部頗感不解,因為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不過藍營人士認為,「罷賴」其實有更深層的戰略考量,主要是為了接下來的作為作鋪墊。

共和黨議員:台灣有意向美國追購更多大豆而非巴西

美國關稅效應持續發威,台灣、日本等國以擴大對美採購來緩解川普多次提到的逆差。近期結束訪台行程的參議員芮基茲今天指出,台灣...

【總編開箱】倒閣罷賴催出25萬人上凱道 然後呢?

台北市長蔣萬安的倒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罷免賴清德總統,在現實上都是行不通的政治手段。「硬起來」的蔣萬安讓了無生氣的藍營帶來一絲火花,「狠起來」的朱立倫推動罷免賴總統有25萬人上凱道怒吼,然後呢?

青年基本法草案 政院今擬通過

為落實推動「青年主流化」政府,行政院會今天擬討論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政務委員史哲指出,基本法雖無強制性,但有宣示意義...

媒體議價立法 學者:不設基金 就不會碰到關稅議題

各國政府近年都在擬定媒體議價法,澳洲及加拿大是相對成功的案例;Google保持開放態度,Meta以降低臉書新聞流量因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