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媒體議價立法 恐惹美關稅報復

Google、Facebook等大型數位平台長期無償使用傳統媒體新聞引發爭議,立法院今排審新聞議價相關草案,數位發展部書面報告指支持「新聞有價」核心理念,但提醒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強調關稅公平性,立法恐引發美國關稅報復,建議審慎評估。
數發部昨表示,堅定支持新聞有價精神,但現階段考量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媒體議價立法後反而對新聞媒體產生負面衝擊,以及國際政治情勢變化快速,目前並非立法之適當時機。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數發部根本就是不想立法,「拿川普當擋箭牌」,應多聽聽國內聲音。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認為,政府不是應該率先立法、保障國內媒體生態嗎?若不先立法作為談判籌碼,未來如何跟美國談關稅及媒體保障?民眾黨立委林國成也批評「數發部好像有點怕美國」,媒體議價法是未來趨勢,不宜還沒立法就跪地求饒。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說,尊重數位部看法,她推動「媒體議價法」初衷不變;關於美國關稅新狀況,將持續和相關單位溝通討論。
立法院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召開聯席會議,審查媒體議價相關法案,目前藍綠白立委共提出六個版本,名稱各有不同。民進黨立委范雲、林宜瑾提出「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草案,王鴻薇提「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草案,民眾黨團版本為「新聞媒體與數位科技平台公平發展法」草案。
數發部書面報告分析立委版本大致採行「強制議價」模式,希望建立議價機制,要求數位平台付費,並以調解或仲裁方式妥適處理爭議,部分提案更要求將部分收益用於改善新聞從業人員勞動條件上,立意良善,但也特別討論制定「媒體議價法」所面對的國際政治情勢變化。
報告指出,川普政府上台後,強調建立公平且互惠的貿易關係,近期美國貿易代表署針對「十項不公平數位貿易慣例」發表評論,指澳洲、加拿大等媒體議價立法損害美國經濟利益,針對美國大型數位平台設限的作法推估對美國企業造成潛在成本三點一億美元,澳洲去年底提出對數位平台徵收五%廣告營業額的法案隨即因美方關稅報復威脅而撤案。
數發部書面報告示警,如果台灣未來立法實施媒體議價制度,「不排除引發美國採關稅報復措施的風險」。
數發部還羅列了澳洲、加拿大媒體議價制度。加拿大在二○二三年通過「線上新聞法」,Google為了爭取豁免,承諾每年捐贈一億元加幣、為期五年;Meta為規避強制議價義務,全面封鎖新聞內容,導致新聞媒體網路流量明顯下滑,尤其對中小型媒體衝擊最為嚴重。
數發部報告強調,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指出,加拿大原透過立法扶助新聞產業,結果反而造成傷害。整體而言,強制議價權雖然立意良善,但如果Meta等大型社群媒體平台選擇停止提供新聞連結,受傷害的反而是新聞媒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