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給中國侵台藉口」 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提台日三面向加強交流

總統賴清德(右)28日接見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左)。(總統府提供)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右)28日接見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左)。(總統府提供)中央社

日本議員高市早苗今天表示,稍早晉見總統賴清德確認日本與台灣應在防衛安全、經濟安保以及民主聯繫等三面向加強交流,以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不能給中國侵略台灣的藉口」。

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眾議員高市早苗率團於27日至29日訪台,今天晚間舉行記者會,眾議員黃川田仁志、尾崎正直以及參議員佐藤啓等陪同出席。

高市早苗致詞時說,台灣是日本的好朋友,做為國會議員應與台灣民眾增強聯繫,尤其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台灣都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她表示,稍早晉見賴總統時確認日本與台灣應加強三面向聯繫,首先關於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等關於防衛安全上的交流;其次,關於非紅供應鏈、半導體和先端技術上等經濟安保上的聯繫,台日可共同建立強韌供應鏈;第三則是民主聯繫,日台關係可擴展至菲律賓、澳洲及美國等共享價值的同盟國家,並加強合作。

高市早苗指出,她也與賴總統共同確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以及包括軍民兩用產品以及人工智慧(AI)等關鍵技術積極交流,台灣在半導體有優勢,日本則在製造有優勢,日台對世界都不可或缺,可透過協助合作加強交流。

媒體詢問,高市早苗曾與日相石破茂角逐自民黨總裁大位,若由她擔任首相,與台灣的關係是否有不同發展。

高市早苗回答,石破茂已當選自民黨總裁並成為日本首相,她很難回答假設性問題,但日本與台灣的非官方實質關係可加強人員交流、訊息交換以及技術開放等合作。

至於台灣對中政策的評價,高市早苗強調,不能給中國侵略台灣的藉口,日本願保持台海和平穩定,並在和平的情況下,互相繁榮、合作、交流。

總統府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高市早苗在晉見賴總統致詞表示,此行訪團議員都繼承安倍理念,是有志一同的夥伴。今年7月8日是安倍逝世3週年,當安倍遭遇不幸過世時,率先前往表達慰問的就是時任副總統的賴總統。對此,她由衷敬佩感謝。

她指出,台灣和日本都是島國,面臨一樣處境與問題。日本貿易量高度仰賴海運,一旦周邊有事,海上航路受到威脅,將攸關日本生死存亡。台灣與日本相似,一旦有事,也會面臨糧食及能源安全,甚至供應鏈受到威脅等問題。

高市早苗提到,國防領域合作也至關重要。聯合台灣、美國、日本、菲律賓、澳洲,甚至歐洲等理念相近的國家,將能建構更堅強的網絡,共同維護安全保障。

她期盼,台日雙方持續加強非政府的實質關係,包括人員互訪、資訊共享,一旦危機發生時,才能共同面對及應處。對於賴總統提到希望能洽簽台日之間經濟夥伴協定,高市早苗也表達支持之意。

高市早苗訪台除了晉見賴總統,也與前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韓國瑜、三黨代表、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等會面。

日本 議員 高市早苗

延伸閱讀

關稅戰聯中抗美? 日執政黨「最糟糕時機」罕見接力訪京

日本淪川普關稅談判白老鼠?專家曝美日各自盤算 可能6月G7峰會拍板

「安倍晉三接班人」高市早苗訪台 將見賴清德、蔡英文

日本公明黨魁會王滬寧 轉交石破茂親筆信給習近平

相關新聞

「不能給中國侵台藉口」 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提台日三面向加強交流

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今天表示,稍早晉見總統賴清德確認日本與台灣應在防衛安全、經濟安保以及民主聯繫等三面向加強交流,以及台海...

被林俊憲點名與藍營合作 陳亭妃:完全失焦、搞錯對象

民進黨台南市長黨內初選煙硝味再起,立委林俊憲今以國民黨議員蔡育輝「大鬧」台南新營停五立體停車場動土典禮為例,在臉書公開點...

美軍前印太司令拜會民眾黨 周榆修提共諜滲透政府組織

美軍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今天拜會民眾黨,雙方就近期政經發展、區域安全情勢進行討論。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表示,民眾黨在兩岸關係...

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台日相似首要強化防衛 與友盟合作應對挑戰

曾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角逐自民黨總裁大位的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今天表示,在多變的國際情勢之下,民主國家將成準軍事同盟的關係,台...

喊話林俊憲?陳亭妃搬賴清德名言 應團結向前而非內耗

民進黨台南市長大戰再爆煙硝味,賴系子弟兵、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今天質疑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疑藉國民黨力量打擊黨內同志。陳亭妃火...

藍白支持挹注產業 反對撥補台電1000億

「為了挹注產業、農業與勞工,我們全力支持行政院編的930億預算,即使再高也支持。」國民黨與民眾黨異口同聲支持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造成的經濟衝擊,行政院所提的部分特別預算,但是對於4100億中溢增的項目,卻深為質疑,特別無法接受把已經在立法院被刪除的撥補台電1000億預算復活納入,反對越補越大的台電無底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