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龍年紅利已過!教育部統計:國小生人數估118學年「跌破百萬」

陳佩琪生日發文:要背「柯文哲骨灰」 去堵賴清德夫妻出門

全台看她長大!賈靜雯愛女咘咘10歲生日願望「波妞自己睡別黏媽媽」

若汽車關稅降至0…裕隆非最慘而是國瑞?網分析:CC一台神車賣贏對手全系列

網友分析裕隆年銷僅2萬台、量級早與龍頭脫節,真正壓力恐落在年產14萬台的國瑞。圖/本報資料照片
網友分析裕隆年銷僅2萬台、量級早與龍頭脫節,真正壓力恐落在年產14萬台的國瑞。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台美關稅談判傳出可能開放美規車進口,引發車市熱議。雖然不少人第一時間認為裕隆會首當其衝,但有網友分析,裕隆主力客車已經不是市場量級前段班,真正衝擊最大的恐是國瑞

PTT網友分析「裕隆這幾年主力客車Nissan和Toyota已經不是同一個量級,全年僅剩2萬台,剩下CMC、MG和三菱Zinger支撐,加起來只跟一台Corolla Cross賣的差不多」。反觀國瑞全年產量約14萬台、量體最大,若美規熱門車種如Rav4 Prime能直接引進,恐對市場造成強烈衝擊。

分析指出,和泰雖會受影響,但長線仍具優勢;Lexus主力車型多來自加拿大、日本,不一定吃到降稅利多。裕隆則有GM代理權,加上中華貨車支撐;台本、六和影響也相對有限。國瑞因國組車比例高,被視為關稅衝擊下的最大受害者。

有人直言「國瑞和和泰才是關稅保護下最爽的」、「賺成這樣還保護乾脆政府直接撥預算給車商」、「和泰短空長多說不定是長投的好機會」、「和泰賺錢罵名裕隆背」、「裕隆本來就賣不了幾台影響最小」。

也有網友提醒「美規Rav4在美銷量高不一定有餘力出口」、「加拿大與日本產車才是台灣主力」、「就算免關稅價格也打不到國產車市場」、「皮卡雖大台但與貨車購買族群重疊度高」。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裕隆 國瑞 和泰 三菱 Zinger TOYOTA Nissan Lexus

延伸閱讀

雲豹能源Q2獲利飆近3倍 網友質疑「台電跌倒、雲豹吃飽」

0050與006208今年度「節費王」鹿死誰手?柴鼠評還有得拚:7月差距僅百萬分之1

00919過往2023、2024榮景不再?達人:高股息ETF要填息應是最基本要求

00918又填息了!3年報酬94.15% 陳重銘:高股息不賠價差的關鍵完美達到

相關新聞

宏達電1300跌到25元…有人靠放空財富自由?網:做多才有無限獲利

有網友在PTT發文回顧,宏達電(2498)股價曾從高點1300元一路下跌到25元,想知道當時是否有人靠放空這檔股票發財,或是那段時間其實有禁空令。原PO表示,自己是在2019年才進股市,對這段歷史並不

全球高鐵多虧損「僅台灣賺錢」⋯網揭關鍵!憂宜蘭、屏東站效益不佳

台灣高鐵近年營運穩健、持續獲利,今年第二季EPS 0.29元。網友熱議,高鐵在地理與市場條件上具有優勢,打下健全財務結構,惟規劃新建宜蘭站、屏東站位置偏遠,恐影響使用效益,引發其他人討論。

台積電外資目標價1400太保守?達人用公式算出天花板:可能還會上修

「倫敦君」表示,台積電的目標價包括摩根士丹利喊出1388元,高盛喊出1370元,這些目標價其實都偏保守。因為從觀察過去就會發現,分析師常常會「慢半拍上調」,當股價漲了,就再補一段上修,這樣就永遠不會出錯。

「忙著數錢」這盤隨便買隨便賺!直雲:今鴻海、台達電、台燿…非常強勢

一早就忙著數錢 這個盤隨便買隨便賺 美國昨天的消費物價指數PPI爆表,通膨擔憂再起,結果美股也沒有什麼跌,利空不跌,只能說這個盤強到爆炸!重點還是現在氣氛良好,大家都在做多。 台股今天的盤

若汽車關稅降至0…裕隆非最慘而是國瑞?網分析:CC一台神車賣贏對手全系列

近期台美關稅談判傳出可能開放美規車進口,引發車市熱議。雖然不少人第一時間認為裕隆會首當其衝,但有網友分析,裕隆主力客車已經不是市場量級前段班,真正衝擊最大的恐是國瑞。 PTT網友分析「裕隆這幾年

鄉民熱議「百元翻千金」潛力股清單!網曝關鍵:抱不抱得住

投資選股是一門大學問。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千金股雖然不少,但多數都是從200元、500元以上起漲,他想找的是從100元左右、低基期快速飆到千元的股票,類似近年華城、材料、奇鋐的代表作,並排除花數十年才達標的個案。他提到金像電雖然已從百元以下衝到近500元,但業績爆發力似乎不如前三檔,想請教市場上還有哪些具潛力的標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