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類戰爭危機升高,「歷史的假期」即將結束?

放榜了!學習歷程造假高中生遭5校取消資格 校方證實錄取成大醫學系

楊柳颱風中午登陸「台東至大武」 賈新興:下午1時左營至佳里一帶出海

台灣疊加關稅「贏爛了」?白宮證實歐日免加15% 網友酸爆

白宮證實歐盟、日本免疊加15%對等關稅,台灣傳產出口美國仍面臨加碼課稅挑戰。(歐新社)
白宮證實歐盟、日本免疊加15%對等關稅,台灣傳產出口美國仍面臨加碼課稅挑戰。(歐新社)

白宮官員證實,歐盟與日本出口美國的商品將不再疊加15%對等關稅,日本將適用減輕負擔的特別措施。日方談判代表赤澤亮正透露,美方承認先前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有誤,未正確反映7月下旬達成的貿易協議,並承諾修正命令,但尚未公布時間表。目前僅有歐日獲得此待遇,台灣仍維持疊加關稅。

消息引發PTT熱烈討論,不少人直指談判結果令人失望,批評政府讓台灣在貿易競爭中落於下風。有人直言「贏爛了」、「台灣贏麻了」、「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台灣有疊加關稅 贏爛了」、「請問是誰找難纏的哲學家去談判?」也有人冷嘲熱諷「難纏的哲學家?笑死」。

部分網友則認為衝擊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科技業影響有限。「反正半導體0關稅 有差嗎 買傳產的自己認命吧」、「說到底巨額貿易逆差還不就科技業造成der」、「傳產被拖累 嘻嘻」、「傳產輸美就很少 都是科技業產品輸美佔大宗」。

也有留言點出日本獲豁免背後的經濟代價,質疑台灣是否付出足夠籌碼。「學日本進貢5500億美金就可以不疊加」、「要看看別人付出什麼代價換來的 整天只會標題殺」、「保汽車代價真不小 嘻嘻」、「說日本花了很大代價,對啊~那台灣換N+20% 的代價呢?」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白宮 疊加 日本 川普 台美關係 半導體

延伸閱讀

景氣燈號轉弱…台股要保守了?小童曝0050買賣防守價

0050、0056股息剛好Cover質押利息!存股哥曝月月配心法:集中火力買0056

台積電2奈米外洩疑雲…傳TEL高層將來台善後!網轟:土下座切小指、告到死

台積電衝歷史新高…謝金河卻示警要小心川普出招?網嗨翻天:穩了!上看2000

相關新聞

面板H2展望悲觀⋯群創鼓勵週休三日!網酸:花式無薪假

面板雙虎在先前法說會中皆釋出下半年保守展望,群創(3481)內部也隨之調整營運節奏,自9月至12月推出新一波「隔周休三日」方案,鼓勵員工隔周五請假,並可搭配中秋、雙十、聖誕等連假安排長休。例如,中秋與雙十假期請三天假即可連休九天,行憲紀念日請一天則可休四天。公司強調,措施旨在讓員工充電續航、提升未來生產力,並延續旅遊/學習基金、孝親假、陪讀假、彈性工時等福利,不過產線人員不在此次方案範圍內。

新冠讓股市大漲⋯沒跟到就輸了?網曝「當贏家」真正關鍵

新冠肺炎爆發引發全球股市下跌,後續股市變動劇烈,許多類股的股價短短幾年內翻倍,當時進場的股民笑哈哈,有網友笑稱「沒跟到的就輸了」,然而其他人卻直指過份悲觀,舉例今年4月美國宣佈對等關稅時,也是一個最好的進場時機,重點是「是否敢進場」,而不是沒有機會。

99%當沖都賠錢…不到1%能持續擊敗低成本ETF的市場報酬!「兩大缺點」曝光

在現代社會,擅長投資這件事似乎是一個「聰明」的技能,可以賺錢、又能改善生活。無形中,也逼著我們必須向他人看齊,要會投資、會交易、學會靠錢滾錢。 我認為,跟別人比較是一件很累的事。金錢的用途應該在

股市大跌不跑就等死?PG財經筆記:不動往往是比較好的決定!

投資風險除了市場下跌外,也包含在面對市場下跌時的「不當行為」。下跌時,我們往往會想要「做些什麼」,以改善現況,而這背後的成因叫做行動偏誤(Action Bias)。 行動偏誤是指,人們傾向於採取行動

又、又、又!川普再延中美關稅90天…PTT喊「TACO」酸爆

美中關稅休戰期限原訂8月12日到期,美國總統川普最終在最後一天簽署行政命令,將30%對中關稅的寬限期再延長90天,中國則維持10%的對美關稅。此舉被外界視為一再讓步,也引發PTT網友熱烈討論。

政院關稅記者會挨轟「聽不下去」…工總開火:比40年來都慘

行政院昨(11)日由副院長鄭麗君說明關稅談判結果,但20%對等關稅加上原有稅率,引爆產業界不滿。工總今早罕見公開批評記者會「聽不下去」,並再度呼籲政府加大力道,包括維穩匯率、擴充信保基金,以及「凍漲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