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端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 爭取與日齊平的15%關稅

夜店女公關威秀停車場遭割喉亡 前男友行凶落網畫面曝

南橫公路消失了! 傳出有人車掉入斷裂路面墜谷失蹤

台灣關稅15%成定局?彭博爆「已給最佳稅率」 網直言:最後數字只有川普能決定

彭博爆出台美關稅「最佳稅率」或落在15%上下,最終數字仍待川普拍板。PTT網友熱議談判進度,留言賭盤氛圍濃厚,主權與定價權高度受美方掌控。(路透)
彭博爆出台美關稅「最佳稅率」或落在15%上下,最終數字仍待川普拍板。PTT網友熱議談判進度,留言賭盤氛圍濃厚,主權與定價權高度受美方掌控。(路透)

彭博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川普團隊已向台灣提出「最佳稅率關稅」,但沒有明確標出具體數字,僅推測約落在15%左右。不過距離8月1日談判截止日愈來愈近,最終答案還是得「等老川開獎」,網友們忍不住在PTT上狂刷賭盤、直呼「這數字最後還是只有川普能決定」。

原文指出,賴清德總統近期政壇受挫,還面臨美國關稅談判壓力,若未能爭取到和日本、韓國同等稅率,將進一步衝擊領導威信。台灣團隊四處奔走,美國只丟下一句「給你最佳稅率」,但要拿到「鄰國待遇」還得有投資承諾,數字能不能壓低仍是未知數。

PTT網友反應一面倒朝「未爆彈」方向開嗆。有人直言:「四趟飛機來回,到底談了啥?」、「問題只有要拿多少錢出來才有這個%數」、「難怪問就是不知道」。也有人直接玩起賭盤:「猜45%,比45%低就是大獲全勝」、「15%穩了,今天該噴了」、「可能是20-25%之間,後續還可以談」、「開獎在即,下好離手」。

討論串還有一堆網友搞笑接力:「15+10」、「32%+半導體18%=中國50%」、「美國給的數字同意早公布了」、「最佳稅率是maximum還是minimum」、「台灣要被川川賣掉了嗎」、「封存30年」、「快公布啊,到底要蓋牌多久?」。也有網友推測,台灣若談不下「比日韓還低」的稅率,恐怕不會主動公佈,「只要比32%低,台股就瘋狂亂噴」。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川普

延伸閱讀

德法開砲怒批歐盟「屈服15%關稅協議」 股民憂:台灣怎麼辦?

美中TACO關稅無限延長!網友笑:台灣能一起「卡Bug」嗎?

00980T主打AI+美債的「平衡型ETF」成新寵!孫太:成長我要但穩定也不能少

聯準會利率在即...降息有望?專家解析「按兵不動機會大」:9月才有望

相關新聞

美印喬不攏?網猜台灣「八門全開」跑不掉:特斯拉將變便宜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若美印在農產品、乳製品等談判議題上持續僵持,印度恐面臨20%至25%的高額關稅。外媒報導,印度暫無新提案,可能先接受高關稅,待8月中美方代表訪印再進一步協商,期望在9至10月前完成更廣泛的雙邊協議。

川普關稅逼出9兆大單…熱議美方要求台灣投資AI園區?噱頭消息真實性引爆論戰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大限將於8月1日到期,前立委郭正亮爆料,美方要求台灣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於孫正義規劃的AI園區,引發輿論熱議。雖然官方尚未公布談判結果,但此說法迅速掀起PTT網友激辯,有人認為這是合理的經貿籌碼,也有人質疑消息來源不可靠,呼籲政府應公開談判進度避免市場恐慌。

鄭麗君還在美國「努力到最後一刻」!關稅談判卡關?網:聽起來像準備吃鍋貼了

美國對台對等關稅大限倒數,政院強調副院長鄭麗君仍留在華府,爭取最佳條件「努力到最後一刻」。但隨稅率遲未揭曉、談判內容也未明朗,網路討論瞬間炸開,聚焦「回來了沒?」、「還在拖?」成為最新話題。 美

輝達向台積電訂購30萬片H20晶片!鄉民卻因1原因怕了:只是騙散戶

輝達(Nvidia)恢復對中國銷售H20晶片後,市場需求隨即湧現。外媒報導,輝達已向台積電下單30萬片H20晶片,並要求中國客戶提交預估需求文件。儘管美國商務部尚未正式核發出口許可,但外界普遍認為此舉與美中稀土談判密切相關,也引發市場對AI供應鏈的高度關注。

川普連TikTok都要!鄉民酸「強盜式外交」:台積電也歸美所有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總統川普「非常喜歡TikTok」,認為這款短影音應用程式是與年輕人溝通的重要工具,但他同時強調TikTok必須轉為美國所有,並採用美國技術與演算法。根據現行規定,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須在9月17日前完成出售,否則將被封殺。

台灣關稅15%成定局?彭博爆「已給最佳稅率」 網直言:最後數字只有川普能決定

彭博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川普團隊已向台灣提出「最佳稅率關稅」,但沒有明確標出具體數字,僅推測約落在15%左右。不過距離8月1日談判截止日愈來愈近,最終答案還是得「等老川開獎」,網友們忍不住在PT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