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端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 爭取與日齊平的15%關稅

夜店女公關威秀停車場遭割喉亡 前男友行凶落網畫面曝

南橫公路消失了! 傳出有人車掉入斷裂路面墜谷失蹤

川普連TikTok都要!鄉民酸「強盜式外交」:台積電也歸美所有

美國總統川普。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歐新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總統川普「非常喜歡TikTok」,認為這款短影音應用程式是與年輕人溝通的重要工具,但他同時強調TikTok必須轉為美國所有,並採用美國技術與演算法。根據現行規定,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須在9月17日前完成出售,否則將被封殺。

一名PTT網友分享這則新聞後直言,「川普喜歡的就必須給他,難怪關稅貿易也一樣」,並諷刺川普「喜歡全世界的錢,所以大家都要奉上」。該網友更提到,TikTok原定在2025年1月就應決定出售或關閉,如今卻一路延期,「中美關稅戰大概也會一直90天90天地拖下去」。

不少網友嘲諷此事是「強盜式外交」,有人留言「喜歡台積電是不是也要歸美國所有」、「打不贏就搶」。也有人把TikTok與美中談判掛鉤,認為「川普可能用TikTok當籌碼換稀土」、「如果中國不讓TikTok交易過,美國就TACO」。

另一派網友則對美國國內政治現實點出關鍵,「半數年輕人都在用TikTok,川普不敢真禁」、「演算法太香,川普只是想換個美國版本來控管」。也有網友認為此舉形同政治秀,「延長90天就是拖,等到選舉再決定」。

此外,部分網友延伸至半導體議題,將TikTok與台積電類比,嘲諷「川普也喜歡台積電」、「下一步是不是連晶圓都要搶?」還有人戲稱「川普就是胖虎,喜歡什麼就要搶來」。

整體來看,網友對此事反應兩極:一方認為這是川普以「強買強賣」方式維護國安與選票,另一方則批評這是「美式霸權的真面目」。不過更多人則悲觀預測,TikTok的命運恐怕會和中美關稅談判一樣,繼續陷入「無限延期」的循環。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川普 台積電 TikTok TACO

延伸閱讀

00929月配型ETF該走穩定配息之路而非大暴配!存股哥:平準金充足、發放有保障

台灣關稅15%成定局?彭博爆「已給最佳稅率」 網直言:最後數字只有川普能決定

高股息ETF夢幻殖利率殞落!00878本周將宣布配息…0056、00919也大機率跟進?

台美關稅「揭牌前夕」震撼傳出25%…網傻眼:加匯損比32%還慘

相關新聞

美印喬不攏?網猜台灣「八門全開」跑不掉:特斯拉將變便宜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若美印在農產品、乳製品等談判議題上持續僵持,印度恐面臨20%至25%的高額關稅。外媒報導,印度暫無新提案,可能先接受高關稅,待8月中美方代表訪印再進一步協商,期望在9至10月前完成更廣泛的雙邊協議。

川普關稅逼出9兆大單…熱議美方要求台灣投資AI園區?噱頭消息真實性引爆論戰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大限將於8月1日到期,前立委郭正亮爆料,美方要求台灣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於孫正義規劃的AI園區,引發輿論熱議。雖然官方尚未公布談判結果,但此說法迅速掀起PTT網友激辯,有人認為這是合理的經貿籌碼,也有人質疑消息來源不可靠,呼籲政府應公開談判進度避免市場恐慌。

鄭麗君還在美國「努力到最後一刻」!關稅談判卡關?網:聽起來像準備吃鍋貼了

美國對台對等關稅大限倒數,政院強調副院長鄭麗君仍留在華府,爭取最佳條件「努力到最後一刻」。但隨稅率遲未揭曉、談判內容也未明朗,網路討論瞬間炸開,聚焦「回來了沒?」、「還在拖?」成為最新話題。 美

輝達向台積電訂購30萬片H20晶片!鄉民卻因1原因怕了:只是騙散戶

輝達(Nvidia)恢復對中國銷售H20晶片後,市場需求隨即湧現。外媒報導,輝達已向台積電下單30萬片H20晶片,並要求中國客戶提交預估需求文件。儘管美國商務部尚未正式核發出口許可,但外界普遍認為此舉與美中稀土談判密切相關,也引發市場對AI供應鏈的高度關注。

川普連TikTok都要!鄉民酸「強盜式外交」:台積電也歸美所有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總統川普「非常喜歡TikTok」,認為這款短影音應用程式是與年輕人溝通的重要工具,但他同時強調TikTok必須轉為美國所有,並採用美國技術與演算法。根據現行規定,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須在9月17日前完成出售,否則將被封殺。

台灣關稅15%成定局?彭博爆「已給最佳稅率」 網直言:最後數字只有川普能決定

彭博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川普團隊已向台灣提出「最佳稅率關稅」,但沒有明確標出具體數字,僅推測約落在15%左右。不過距離8月1日談判截止日愈來愈近,最終答案還是得「等老川開獎」,網友們忍不住在PT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