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發一語…傅崐萁管家李慶隆躲一周上銬歸案 恐強制處分

關稅大幅調降?川普發文喊開放市場:對大陸80%關稅似乎很合理

母親節將至…蔡康永為這事向S媽道謝 「公開小S對話」網看哭

帳損170萬後回升至781萬!存股哥:穩定開槓桿與股息再投入的力量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距離上個月對等關稅股災也過了一個月了,4/7-4/9的大跌也讓我的總市值跌到680萬,去年底個人最高總值是850,從高點跌下來也減少了共170萬,自2020年以來首度出現帳損,所幸過了一個月慢慢回升中,目前是781萬。

長期投資就是這樣,市場漲漲跌跌,有時暴漲有時暴跌,遇到這些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持續參與市場,然後把股息再投入,在相對低點時用更便宜的價格累積部位,並且讓現金流越來越大。

如果有開槓桿的話,我指的是質押及信貸兩種工具,控制好維持率及負債比,以我自己還有其他老鐵的經驗來看,經過去年7-8月的數次千點大跌,到今年4月的對等關稅股災,應該都可以安全度過。

我在這次的急殺型股災也有不同的領悟,就是把維持率拉到250%以上才是最安全的做法,以往我提倡維持率至少200%,應對大部分回檔是沒有什麼問題,但4月的股災可能會一次讓你的維持率在短時間內減少50%-60%。

200%維持率雖還不到到被發追繳的程度,但維持率總是多多益善,更充足的維持率才能讓你在股災中可以有穩定的心態,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抉擇,不至於受到情緒影響胡亂賣出優質資產

雖然距離個人最高總值還有一小段路要走,不過以市場長期向上的趨勢來看,我相信不會讓我等太久的,策略還是那一套,長期持有、股息再投入、穩定開槓桿,言行一致的人才有說服力。

◎本文內容已獲 槓桿存股哥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信貸 回檔 多多 對等關稅 心態 現金流 資產

延伸閱讀

謝金河稱川普「電影課100%關稅」肯定空包彈!網酸:川寶能不理但謝寶要尊重

30檔台積電ETF利多 金管會宣布取消ETF單一成分股不得超過30%限制

為什麼殖利率沒動…美債ETF卻大跌?伊森:關鍵在匯率、折價、情緒

美元不可能無限貶值下去…預估回到30至31左右!小童:就是川普推動的政策完全在預期內

相關新聞

「晶片被台灣偷走」川普喊當年就該課50~100%關稅!網嗆:快點課滿

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把砲口對準晶片產業,甚至點名台灣。他在白宮記者會上回顧美國過去對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抱怨歷任總統的錯誤決策導致「晶片被偷走、轉移到台灣」,直言若當年能對從台灣進口的晶片課徵50%到1

教師、聖誕、光復節都放假了…台股開盤日再縮!股民:少賠幾天嗎?

台灣國定假日即將大翻修!立法院今(9)日將三讀「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法,若順利通過,國定假日將從現行11天,增加至15天加勞動節1天,全國勞工、公務員都能一起放假,首波新增假日包括教師節、光復節、

賴清德鬆口「不排除新式核能」!網嘆史上最爛:乾淨的煤2.0

總統賴清德近日在接受《財訊》專訪時提到,政府不排除接受「先進新式核能發電」,強調若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會較高。此番表態被外界視為民進黨能源政策的重大轉向,也掀起PTT股板大量討論,不少網

鮑爾「最後的溫柔」稱不見川普 網讚真漢子!他:7月降息可能性高嗎?

聯準會 (Fed) 主席主席鮑爾7日表示,他從未要求與任何總統會面、也永遠不會要求晉見總統。PTT網友大讚這是「鮑爾最後的溫柔」,他與美國總統川普劃清界線,試圖降低市場不確定性,但是在局勢明朗之前,要降息應該是不容易,甚至懷疑有升息可能性,他預測6月Fed保持利率不動。

一張不賣⋯國發會把台積電(2330)抱緊緊!網曝未來股價走勢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近日至立法院備詢,他提及,「我們對台積電(2330)充滿信心,我覺得國人也都應該如此」,並進一步表示「國發基金近年一張台積電股票都沒有賣」,同時強調「台積電不會變美積電」,但網友卻不看好,直呼「真的有傻子以為1150還會繼續直衝1500,而不會先回調」。

台積電(2330)能在ETF內超過30%上限了!Ffaarr:但並不是全面放寬

之前台灣上市的指數ETF會受限於單一股票30%上限(早期沒這個規則,所以不受限,但後來出的就要遵守),其實就等於壓低很多指數ETF中台積電的佔比,今天金管會通過新的規則,台股的ETF放寬指數這個3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