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投資的底層邏輯…本益比達60倍時該怎辦?專家:特別留意評價因素

第三個因素是資金面,可以將其視為社會整體的資金短缺程度,並透過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供給量(M2)等指標來衡量。
社會資金面和資本市場的資金面雖然都涉及資金的供需,但關注的焦點不同,後者更關注市場本身的資金供給與需求,而市場的資金供需會決定資產價格。
第四個因素是評價面,相對而言,評價對市場的短期影響不大,但當市場評價過高或過低時,就必須特別留意。
例如,當市場評價處於正常範圍(本益比保持在二十、三十或四十倍)時,評價因素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有限,但如果本益比達到六十倍甚至八十倍,那麼投資人就應該特別留意評價因素。
最後一個因素是技術面,或稱為動能因素,反映的是市場情緒與趨勢。中國投資界有一種說法:投資人大多是透過K線圖來進行技術分析。
短期內,技術面非常重要,反映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競爭和策略對抗。過去許多短線投資人非常注重技術面,但隨著更多機構投資人加入後,技術面只是投資人預測市場的眾多考量之一。
除了多週期特徵,機構投資人還應該根據不同情境來配置投資組合:機構投資人必須意識到經濟存在週期,而且必須全盤考量不同區域的市場,例如歐洲、美國、中國、日本等。
許多投資機構只是簡單的模仿多元資產配置策略,但效果並不好。因此,如果想成功投資,不僅要建立完善的投資架構,還要確保投資組合當中的各資產類別都能穩定運作。
如果不了解市場或產品,貿然涉足陌生領域,不但無法分散風險,可能還會增加投資風險。
(本文出自《投資的底層邏輯》作者:陳超)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