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普亭抵阿拉斯加 雙邊會聚焦俄烏停火

核三重啟 總統表態不同意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下周六(23日)登場,賴清德總統13日首度表態。聯合報系資料照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下周六(23日)登場,賴清德總統13日首度表態。聯合報系資料照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下周六(23日)登場,賴清德總統昨(13)日首度表態,核電安全不是公投能夠解決的議題,823公投他會去投票,請大家一起投下「不同意票」。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說,民進黨打著反核旗號不斷補貼「綠友友」,呼籲民眾站出來投「同意」票,保住台灣的經濟命脈。

台灣歷次核能相關全國性公投案
台灣歷次核能相關全國性公投案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總統昨日在民進黨中常會首度對823公投表態,他表示,面對核電議題,安全是台灣社會最大共識,安全是科學問題,不是公投能夠解決,呼籲投下不同意票。

賴總統在中常會提到,近來社會大眾關注823公投議題,在今年520就職周年時,他曾經說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通過後,面對核電廠是否重啟議題,程序上有「兩個必須」,政府會秉持「三個原則」,審慎以對。

第一個必須,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賴總統表示,核安會已於8月1日預告相關辦法修正草案,預告期至9月30日截止,廣徵社會各界意見後,再完成辦法修訂。

第二個必須,台電必須依照核安會訂定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啟的安全條件、重啟的期程與成本。在上周的核三公投意見發表會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明確表達,核管法子法公告後,台電會啟動自我安全檢查程序。

賴總統指出,政府一貫立場是,基於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個原則,負責任地面對核電議題。他強調,面對核電議題,安全是台灣社會最大共識,安全是科學問題,不是公投能夠解決。

賴總統認為,在還沒經過安全檢驗程序讓人民充分瞭解風險與成本資訊前,就進行核三重啟公投,這樣的公投,根本無法確認人民願意承擔多少風險來重啟核三,823公投他會去投票,請大家一起投下「不同意」。

朱立倫昨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台電前年購買綠電就花了3,000多億元,平均每度綠電從4.2元到5.1元,「把1.1元的核電廠關掉,虧損又拿納稅錢補貼幾千億元給台電,有道理嗎?如果砍掉躉售綠電的補貼,台電不但不會虧本,全民電價還可以下降,就是因為民進黨打著反核旗號不斷補貼「綠友友」,這才是最嚴重的弊端。

核電 核能 公投

延伸閱讀

民眾黨力拚核三重啟公投突破門檻 「從核說起」戶外展覽西門町登場

影/核三延役公投 黃國昌籲18歲青年站出來投票決定國家未來

賴清德稱核三重啟非公投解決 黃國昌:喊投不同意是投心酸?

回批民進黨將「非核家園」當迷信狂熱 民眾黨:意識形態綁架台灣

相關新聞

823投票日 李進勇提醒:未禁宣傳公投 嚴禁夾帶選罷宣傳

823將舉辦「核三延役」公投,同時有七個選區還有藍委罷免案。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今赴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備詢,表示公民投票...

投票日宣傳公投禁夾帶罷免 違者可判2年、最高罰20萬元

第二波立委罷免案與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投開票,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今提醒勿在公投宣傳夾帶選罷事項宣傳。中選會稍早補充3...

被指核能態度大轉 黃國昌:重要議題要由台灣人民作主

民眾黨今天從新北市議會前出發,展開「公投大車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被問到對核能態度與2018年不同時表示,政治人物面...

核電廠花300億延役「再發電20年」 前核二工程師揭數據:有比這更划算的嗎?

823核三延役公投正反論戰不斷,一名核二廠退休核廢棄物處理工程師王義龍,從事固體、液體、氣體、除污長達30年,近日在網上忍不住發文,科普核廢料存放的疑慮,並指出核二、核三已完成折舊與攤提,僅需花費約300億的延役費用,就可再發電至少20年,總發電量增12%,不製造空污,每度電約1.5元,試問還有比這更划算的嗎?

處處有玄機!藍營「南方四賤客」宣傳片狂諷賴清德 粉專挖出11大梗

「南方四賤客」宣傳片挺核三延役,該CF模仿美國動畫「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其中拄拐杖的角色似影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而講話方式與南方公園角色「阿尼」雷同的開車者則影射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

【總編開箱】藍核三CF vs.綠降智圖卡 歷史驚人的相似與錯位

國民黨14日公布「核三延役」公投廣告,內容仿作成人諷刺動畫「南方四賤客」,埋了滿滿的時事哏,一推出立刻爆紅,甚至「淹沒」了被認為最綠的Thrends(脆)社群,大大顛覆外界對於國民黨文宣能力的觀感;反觀,面對823罷免投票,罷團卻稱「選民低智商要做降智圖卡」、綠委王義川也自爆「台中普發4萬」假議題操作步驟,兩相對比之下,還真讓人「靈魂錯體」的感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