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東豪雨東68線道路基淘空 土坂、台坂國小今停班課

落網畫面曝光!前男友停車場埋伏割喉 夜店女公關生前貼文:他會來堵我

726罷免失利後首露面 蔡英文:仍需相信是推動民主一大步

今年適逢前總統李登輝逝世5周年,李登輝基金會及資策會、國立台灣圖書館共同研發及策展,為期2年的數位李登輝特展,前總統蔡英文、前副總統陳建仁、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受邀出席。記者劉懿萱/攝影
今年適逢前總統李登輝逝世5周年,李登輝基金會及資策會、國立台灣圖書館共同研發及策展,為期2年的數位李登輝特展,前總統蔡英文、前副總統陳建仁、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受邀出席。記者劉懿萱/攝影

726罷免全軍覆沒,前總統蔡英文今首度在罷免後露面,致詞雖未提「罷免」二字,不過她說民主路上,有時候會遇到挫折與失望,但必須相信,每一次人民參與的民主行動,都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一大步,「無論如何,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

今年適逢前總統李登輝逝世5周年,李登輝基金會及資策會、國立台灣圖書館共同研發及策展,為期2年的數位李登輝特展。蔡英文今受邀出席,致詞說特展以李登輝過往思想與資料為基礎,推論他的選擇與價值,進而模擬出來的答案,這些答案或許能給他們很多啟發,思考如何因應這個時代的挑戰。

蔡英文說,每一個時代的台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挑戰,在李登輝的年代,有野百合運動捲起巨浪、推翻威權,也有終止動員勘亂時期,舉行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的改革,為台灣民主政治展開新頁,而這一代則是面對如何透過擴大公民參與,讓人民聲音成為民主最關鍵的一部分,進而深化、精進民主制度,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台灣民主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在諸多的挑戰中,凝聚團結力量,才一步一步地開展出來。

「無論如何,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蔡表示,在這條民主路上,有時候會遇到挫折與失望,但大家必須相信,每一次人民參與的民主行動,都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的一大步,她再一次謝謝這段期間,在街頭上努力的志工,以及所有特地飛回台灣投票的朋友,這也證明了台灣民主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深深扎根在人民的日常與選舉之中。

蔡英文也說,如果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大家有一些疑問、焦慮或者是懷疑,或許可以到特展來與這位民主先生2.0分享、思考公民參與意義,探索自己對台灣的民主可以做些什麼,希望藉由這個展覽,能重新回想起李登輝曾經說過的推動民主化是長期的工程,相信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會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團結一心,並兼容性,讓我們走進展覽,也走進台灣與民主的過去,與未來重新聚集勇氣,共同面對台灣下一個階段的考驗。

至於媒體向蔡英文喊,怎麼看賴清德總統被美國拒絕過境,是中國的壓力嗎?大罷免失敗誰該負責任呢?賴主席是否要下台等問題,蔡英文皆未回應。

前總統蔡英文今出席數位李登輝特展。記者劉懿萱/攝影
前總統蔡英文今出席數位李登輝特展。記者劉懿萱/攝影

蔡英文 李登輝 大罷免

延伸閱讀

川普拒過境美?柳采葳曝賴清德心魔:難走出蔡英文障礙

罷免開票結果/24席藍委全過關 蔡英文發聲「盼大家續支持賴總統」

蔡英文投完票了!被問大罷免有無正當性笑而不語

【重磅快評】深綠法學大咖反大罷免 賴清德蔡英文還能躲閃?

相關新聞

「更大的民主」決定維持現狀!大罷免潮的啟示:如何重整政局考驗執政智慧

大罷免首波結果出爐,由反罷方取得絕對優勢,形同民意再次確認朝小野大的國會生態。在更大的民主做出裁決後,賴政府應展現政治智慧,設法帶領國家團結前進。

大罷免400日醞釀的街頭公民課!罷團志工:國家需要我 隨時會再出現

從國會擴權法案開始,焦慮的政治素人陸續集結,發起驚天動地的罷免行動、匯集百萬張連署書,第一波投票對決落幕,對他們而言,罷免失敗並非等於終章,因為關心政治的種子已透過行動散播深植。

謝長廷:大罷免後應修補裂痕、解決困局

總統府資政謝長廷昨在臉書表示,大罷免後,最終解決還是政治力,在台灣可以成為政治領袖者,都是台灣的精英,相信也對台灣前途有...

謝長廷:大罷免後應修補裂痕解決困局 而非把台灣資產變負債

總統府資政謝長廷今天在臉書表示,大罷免後,最終解決還是政治力,在台灣可以成為政治領袖者,都是台灣的精英,相信也對台灣前途...

大罷免遭否決 台教會指「結果非終點」:罷免結果非公民主張親陸

726大罷免全遭否決,台灣教授協會今天表示,這次投票結果絕非終點,是覺醒公民推動台灣民主進入另一個階段的開始;罷免方未能...

賴清德續挺823罷免 凌濤指「內外交迫」:剛愎性格一覽無遺

首波大罷免皆未通過,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今天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他要承擔所有批評,面對8月23日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