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端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 爭取與日齊平的15%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逼近,台美談判進入最後倒數,行政院透露,副院長鄭麗君仍在華府磋商,努力到最後一刻。據了解,我方端出上看四千億美元的對美投資金額,盼爭取對等關稅與日本齊平的百分之十五稅率。
鄭麗君廿一日前往美國華府,應戰台美第四度實體談判,迄今已逾一周,至今未有任何相關消息傳出,市場對此高度擔憂。鄭原訂廿八日返台,卻臨時調整行程,行政院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則在日前先行返台。
據透露,鄭麗君延後返台主因,是川普遲未確定最終稅率,鄭為此留在華府待命,也方便與美方第一時間當面溝通,國內各部會則緊盯關稅進度,因應最終結果,盤點各項產業支持方案內容。
談判過程中,日歐已透過大規模投資方案與美國達成百分之十五關稅協議,被視為談判進度推進的關鍵,日本為五五○○億美元、歐盟則為六千億美元;因此,美方亦對我國投資金額加碼有期待,據掌握,台灣對美國投資金額上看三千億至四千億美元。
此外,我方高度關注美國是否會引二三二條款來扼住台灣半導體命脈;消息人士指出,半導體稅率應會暫時適用對等關稅結果,但調查結果出爐後仍有挑戰,戰線會持續延長。
開放市場是談判中的重要關鍵,我方已盤點各類開放項目。衛福部食藥署昨更新美國水產品輸入規定,涉及美國貝類進口,據了解,這項規定的調整,與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有關。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台灣期盼談判能完成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四項任務,達到促進台美雙邊貿易平衡,並增進台美在科技及國安等多元領域合作兩項目標。
韓國瑜:政府應關注農、工
美國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關頭,立法院長韓國瑜昨天表示,台灣經濟發展不能只關注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從事高科技人口才一百萬,政府應投注更多資源在千萬勞工、農民身上,這才是提升國家社會力量的根本。面對關稅海嘯,政府應確保農民與基層勞動者,在談判中不被犧牲。北市長蔣萬安說,八月一日期限將至,政府至今沒說明談判進展,他怒批中央「完全不是民主國家應有做法,使產業人民陷極度不確定恐慌當中。」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說,民進黨政府對美關稅談判的黑箱作業,已引發產業界、勞工、農漁民高度不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