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不能阻戰被KO 賴主席不必負責?

民進黨在七二六投票前喊出「大罷免、大成功」,結果變成「大失敗」,也引發黨內外的「大究責」。但結果揭曉已經四天,僅有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請辭,檢討深度及誠意都不足,黨主席賴清德今天如何表態負起責任,也成為各界檢驗指標。
依民進黨傳統,全國性選戰落敗,黨主席辭職已是慣例。雖然賴清德在上周六開票後宣稱「不是某一方勝利,也不是另一方失敗」,但首波大罷免出現廿五比○的一面倒局面,民進黨形同被KO,焉有黨主席不必負責的道理?
尤其,近日網路社群流傳今年三月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行文,函轉民進黨各縣市黨部主委會議結論,即民進黨各縣市黨部及全體黨公職服務處轉為挺公民的「民主連署站」,並協助招募訓練志工,以及協助公民團體的文宣、後勤及行政。這樣白紙黑字的介入大罷免,事後竟完全切割為「單純公民運動」,誰能信服?
民進黨該負的責任,也因為這個函文一目瞭然。但若這樣的全黨決策,竟要林右昌一人扛下,未免太不公平。林右昌宣布請辭後,妹妹也在臉書發文直喊「辭了也好,省得做到S被嫌到爆」,就可見對哥哥請辭一事感到不平。
至於其他被點名的「戰犯」如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立委沈伯洋,固然須為大罷免造成的社會動盪,負起應有責任,但柯建銘倡議大罷免之初,賴清德身為總統及民進黨主席,其實大可制止、急踩煞車,即可免去一場勞民傷財、乃至撕裂人心的選戰,可惜他聽不見外界再三的呼喊,甚至幫踩油門,最終以大失敗收場。
若要論起責任,權力愈大者,愈該負起更大的責任,比起柯建銘的倡議、沈伯洋的執行,未能及時拆解這場大罷免引信的賴總統,不更應該負責、道歉?
關於大罷免檢討,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連日聲稱「要讓子彈飛一會兒」,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出在,民進黨過去百花齊放,如今百花已變「乾燥花」,根本不見「子彈飛」。黨內沒有檢討的勇氣,開出第一槍的議員也草草刪文成了空包彈。這樣的檢討,到底能獲得什麼反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