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新聞眼/給孩童安全上學的路 何時成真?

新北三峽重大車禍發生在學校旁,放學路上永遠回不了家,意外令人悲傷。悲劇不只奪走三條生命,也留下無數破碎的心,民眾追思卡片寫「願你們的離開,成為改變的起點」,提醒著每一件車禍背後,都是制度與人心的破口。
車禍發生在放學時段,學生邊走邊聊,下一秒就被疾駛而來的車輛撞飛,目擊者形容「現場宛如一場恐怖攻擊」。交通官員曾說,做交通工程的人永遠都有一個夢,那就是「讓小朋友自己走路去上學」,說這是夢,因為真的很難達成。
近年各縣市政府將通學巷視為改善校園周邊秩序解方,但三峽車禍,肇事余姓老翁一路直闖通學巷,再好的交通政策,若配套和制度無法落實,仍是枉然,家長如何放手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
政府推動通學巷、通學廊道,要給孩子安全回家的路,但相關號誌常淪擺設,執法難落實,新北事故地點就曾被議員指五年多來僅開出卅九張罰單,投機、僥倖心態的駕駛人,違停、闖入、超速亂象無所不在。
一輛轎車衝過路口造成的傷害,有時比殺人犯罪還嚴重,近年毒駕、酒駕層出不窮,高齡駕駛事故屢受關注,如何防範高風險駕駛上路,是政府必需正視的問題。
開車上路,不該一張證照就永遠有合法權利,需要自律與監管的社會責任。一旦駕駛人無法善盡責任,制度就該挺身而出,為其他用路人擋下風險。
一次悲慘事故,從中央到地方都該齊心正視高齡駕駛管理,更應全盤檢討通學環境,提出具體改善方案,無辜犧牲的生命才有價值,也才能還給孩子一條安全上學的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