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78歲肇事者 2月才換照 專家批太寬鬆

七十八歲余姓男子昨天開車行經三峽區北大國小外,不明原因高速衝撞,造成多人死傷,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呼籲,現行長者換照標準過於寬鬆,政府應比照先進國家,重新檢討高齡駕駛考照、換照機制,否則類似悲劇勢必再度發生。
交通部表示,肇事余姓駕駛人,今年二月才在台北區監理所進行高齡換照,為普通小型車駕照,駕照狀態正常、有效日為二○二八年二月,無違規未結案件。
黃國晉指出,澳洲高齡長者欲換照,必須通過模擬道路實際測試,另搭配健康評量,包括視覺、聽覺、平衡感、反應力等,才能檢測出高齡駕駛在面對緊急狀況時的臨場反應。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表示,高齡車禍肇事事件逐年增加,交通部雖執行「高齡駕照管理制度」,要求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每三年定期換照,新制未溯及既往,數十萬長者不受限制。此外,換照門檻過於寬鬆,未能建立有效駕照管理制度。
「只要過了七十歲,開車就有一定風險。」陳亮宇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體能、視力、聽力及反應能力逐漸變差,但部分長輩很鐵齒,覺得自己開車能力未受影響,直到出了問題,才後悔莫及。
陳亮宇建議,銀髮族應多利用大眾運輸,及無障礙交通服務。子女應多關心長輩身體狀況,如果家人年逾六十五歲,務必定期健檢,瞭解認知功能,及慢性病是否獲得控制,由專業人員評估是否適合開車,以降低事故風險。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羅宜表示,針對本案高速衝撞情況,建議可在通學區或行人穿越區設置減速平台,雖在車輛高速行駛時,無法完全擋下,但或許可以起到減速作用。
羅宜表指出,台灣高齡駕駛問題愈來愈嚴重,呼籲政府應嚴謹看待及處理,更重要的是有無替代交通工具的提供,以三峽為例,當地公車並沒辦法提供方便的轉乘服務,有些高齡駕駛只能自駕,因此有無方便的公共運輸很重要,否則開車就是生活必需,替代交通方案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