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賴總統不親自出馬 朝野能良性對話?

在野黨千呼萬喚下,賴總統昨天在就職周年談話時,終於對在野黨釋出較具體善意,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並指示國安團隊規畫,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
在「大罷免」引發朝野極端對立之際,賴總統此時遞出橄欖枝,確有「朝野融冰」的味道;只是,這項規畫若仍是行禮如儀、且非由賴總統親自出面,朝野領袖依舊無法面對面、坐下來談,改善朝野關係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賴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有兩大焦點,一是整場談話未觸及兩岸,僅在記者提問階段被動回答;另一則是賴拋出「邀在野黨主席國安簡報」,作為朝野溝通的起點。
見面三分情。賴總統就任這一年來,未曾主動邀約在野領袖會面,遑論談合作,這對「少數總統」及「少數國會」來說,實在是難以想像的情況,也難怪朝野形同水火。這不但影響賴總統的政績,更讓民進黨走偏鋒,想透過大罷免來扭轉國會席次結構,搞到如今遍地烽火。
賴總統昨天說「民主的核心,是在分歧中找到團結」,卻又不忘引用歷史脈絡,強化政府默許大罷免的正當性。這其實正是目前的問題根源。當前的朝野對抗,已非單純政策分歧,而是毫無互信基礎。
但危機也是轉機,正當外有美國關稅進逼,內有朝野持續惡鬥,國事如麻,賴總統終於願意對在野釋善意,或可看作就任第二年「迎風轉型」好的開始。
但若是最後的規畫,僅由國安幕僚與在野黨主席簡報,而非賴總統親自對話、交換意見,這種「隔靴搔癢」的朝野互動,不僅毫無誠意,也難真正修補裂痕。
賴總統願對在野釋出善意,應該獲得肯定;而他未在談話中主動提及兩岸,若如部分專家解讀,是有鑑於當前局勢險峻而有意克制,也該給予支持。畢竟總統言行動見觀瞻,必須謀定而後動。
這一年來,朝野對立情緒交互推升,由政壇蔓延至民間。面對朝野的裂縫,唯有領袖親自誠懇對話,才有修復的曙光。賴總統既然表示「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就該用具體行動來開啟朝野良性對話,而非以強橫手段逼迫在野求和;這不僅取決於賴總統的格局,更考驗他未來三年的執政之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