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產業界憂供電 直言「不採多元發電,台電還是沒救」
台灣七成民眾憂心關稅戰造成物價上漲、擔心供電不穩定。國內知名筆電品牌廠高層說,關稅談判若不如預期,成本壓力將反映在售價;產業界則對台灣在無核後的供電是否穩定、電價是否上漲憂心忡忡,擔心能源供應若無法保證,不只獲利,連生存都是大問題。
研調機構TrendForce日前基於整體經濟疲軟與關稅風險升溫,將今年筆電品牌全年出貨年增率由原預估的百分之三點六下修至百分之一點四。產業分析師認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筆電單一市場,約占總需求百分之卅,即便短期內關稅暫緩有助品牌出貨,但終端可能調漲價格,商品漲價又遇經濟疲弱,將壓抑民眾換機需求。
台灣某知名筆電品牌廠高層透露,若關稅談判不如預期,下半年筆電成本壓力就會反映在售價,「如果(政府)談不好,(廠商)產品也須漲價,但需求可能因此更弱,民眾不埋單。」這是業界必須提前因應的情境。
供電問題方面,工總、工商協進會等八大工商團體日前聯合發聲明希望朝野共同支持政府對台電撥補一千億元,就怕電價上漲壓縮企業獲利空間,但聲明也希望政府考慮多元發電方案。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直言,不採多元發電,台電還是沒救。
工總說,多元發電可以避免台電持續重大虧損、影響國家及產業經濟發展,「對企業來說,最在意的還是供電的穩定。」也有業者說,政府一直保證二○三二年前都不會缺電,那是否代表二○三二年後電力供應無法保證?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缺水缺電已是常態,企業又缺人才、缺工,「五缺」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核能沒有碳排放且價格便宜,重啟核電才能妥善因應電價調漲問題並改善台電財務結構,否則再多補貼都無濟於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