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電力面臨挑戰 台灣首個非核夏天很快見真章

今天過後,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年代。雖然行政院長卓榮泰拍胸脯保證供電沒有問題,非核家園是否能夠成真,今年夏天即將見真章,尤其,台灣即將迎來AI時代,屆時,電力是否夠用,也將面臨重重挑戰。
卓榮泰昨赴桃園市中油三接觀塘港、大潭電廠,了解天然氣供氣和電廠六至九號機組發電狀況,他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兩人一問一答大談「核三廠二號機除役是不是安全順利」、「大潭電廠的供電滿載能不能取代核三廠二號機對台灣整體的供電需求」等三個問題,曾文生自然是回答安全順利,卓還要大家為台電拍拍手。
只是,兩位官員一搭一唱的這一幕,看在市井小民的眼裡,是更多的擔心,看在企業大老眼中,更是嘆氣連連。
政府多次保證,透過再生能源、燃氣發電與備轉容量等綜合調度措施,可以確保供電無虞。但對民眾而言,仍是不放心,去年夏季的炎熱與多次的無預警停電,令人在迎接今年夏天之際,更加焦慮,近年無預警停電事件時有發生,多數與設備老化、小動物誤觸、人為操作有關,但都加深了大眾對能源穩定性的疑慮。
不只眼前的夏季用電量飆高問題,更值得遠慮的是台灣產業的未來,在AI浪潮下,台灣相關產業何其幸運搶占鰲頭,但供電能力一直是業界擔憂的核心,尤其台電對高耗能產業的供電管理,不得不讓人對電力系統的承壓能力產生懷疑。
不久前的西葡無預警大停電,造成全國大癱瘓,官方將原因歸咎極端氣候,停電當時的西班牙,再生能源發電量高達百分之七十,其中百分之五十九為太陽光電、百分之十一為風電,外界因此質疑再生能源比率過高是造成電網系統不穩、大停電的原因。以西葡大停電事件為鑑,政府有必要重新評估能源轉型的供電韌性,在尖峰用電及極端氣候的考驗下,備援能力是否已能到位。
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重鎮,電力穩定不僅是民生與國安問題,更是產業命脈所繫,若政府沒準備好非核家園的配套,全國人民都將為此代價埋單,二○二五年的夏天,是台灣這場能源轉型成敗的首場試煉,非核家園是否可行,也將見真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