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國家印巴對峙情勢升高!專家警告:沒有誤判空間

印度於5月7日發動「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後,南亞兩個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再次處於一觸即發的危險邊緣。印度在黎明前對巴基斯坦六個地點進行空襲,巴基斯坦隨即擊落五架印度戰機,雙方迅速陷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
巴基斯坦「曙光網」(dawn.com)8日刊出標題「核武鄰國的鋼索行動」(Nuclear neighbours in high wire act)的分析文章。
印度聲稱此次行動是針對與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襲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有關的激進組織,然而,印度並未公開任何將該事件與巴基斯坦聯繫起來的證據,也未理會國際社會的克制呼籲。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此舉旨在強化其地區主導地位,並試圖重新定義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將先發制人和懲罰性打擊作為政策工具。
印度媒體後來宣稱,在巴哈瓦爾布爾被擊中的人員中,有與穆罕默德軍(JeM)領袖阿茲哈(Masood Azhar)有關聯的人。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巴西特(Abdul Basit)指出,若該報導屬實,將對巴基斯坦聲稱已瓦解激進組織的說法造成打擊,並可能引發國際社會對巴基斯坦支持激進代理人的擔憂,甚至導致巴基斯坦再次被列入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灰名單。
作為回應,巴基斯坦迅速擊落五架印度戰機,包括先進的「飆風」戰機,展示了自衛能力。然而,雙方都明白,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無法控制的後果。前巴基斯坦國防秘書馬利克(Asif Yasin Malik)認為,為避免跨越核戰門檻,雙方可能會避免地面行動或攻擊敏感目標,而傾向於空中或導彈戰爭。
目前,核威懾仍在發揮作用,但極為脆弱。戰略願景研究所(Strategic Vision Institute)主任薩利克(Naeem Salik)警告,印度若對巴基斯坦的報復行動作出回應,可能會使雙方進一步升級,尤其是若誤擊敏感目標,可能導致局勢迅速惡化。
一位巴基斯坦高級官員表示,若威懾穩定性受到侵蝕,責任將完全在印度。他強調,巴基斯坦即使面對嚴重挑釁,仍保持克制,展現避免升級的堅定承諾。
兩國目前正走在鋼索上,試圖在展示實力的同時避免全面衝突。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這種平衡極易被打破,任何微小的誤判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未來幾天,軍事行動可能位於真正的克制之後,雙方也可能進一步升級,超出外交手段的控制範圍。無論結果如何,當兩個擁有核武的鄰國接近戰爭邊緣時,沒有絲毫犯錯空間,唯一真正的保障是雙方自律的退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