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恐攻 點燃南亞火藥庫

印度七日空襲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巴國開砲還擊並宣稱擊落印度戰機。BBC報導,印軍動手幾周前,印控克什米爾風景如畫的度假小鎮巴哈甘發生恐怖攻擊,導致這兩個擁核鄰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
一群持槍武裝分子四月廿二日在巴哈甘(Pahalgam)對觀光客發動攻擊,造成廿六人死亡;倖存者稱,武裝分子特別針對印度教男子。這起事件是克什米爾地區廿年來最嚴重的襲擊平民事件,在印度引發廣泛怒火,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將追捕嫌犯「直到天涯海角」,策劃與執行襲擊的人「將受到超乎他們想像的懲罰」。
然而,印度沒點名任何組織犯下巴哈甘恐怖攻擊,真凶身分也仍然不明。印度警方則宣稱,其中二名攻擊者是巴基斯坦國民,印度指控巴方支持武裝分子,但巴國否認,表示與此案無關。
巴哈甘恐攻發生二周以來,印巴針鋒相對逐漸升高,相互驅逐外交官、暫停簽證與關閉邊界過境點。許多人早已預期情勢將升級為某種跨境打擊,就像二○一九年造成四十名印度民兵死亡的普爾瓦馬事件後情況。
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都宣稱擁有穆斯林占多數的克什米爾全境,但雙方一九四七年從英國獨立與分治以來,兩國僅治理部分克什米爾,也曾因此打過兩場戰爭。
印控克什米爾曾在一九八九發生一場反對印度統治的武裝叛亂,激進分子同樣鎖定了安全部隊和平民。二○一九年,印度廢除賦予克什米爾半自治地位的憲法第三百七十條,引發當地大規模抗議,印度派兵實施宵禁與封鎖。情勢平息後,到訪遊客數量大幅成長,上月針對遊客的恐攻是克什米爾取消自治後首次重大攻擊案,讓印巴又陷入衝突。
雖然印巴二○一六年與二○一九年兩度類似衝突都沒有失控,但外界仍對局勢一旦惡化可能產生的局面保持警惕。各國都曾嘗試阻止局勢升級。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上月底曾分別致電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和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表達支持印度對抗極端主義,也敦促巴國合作調查攻擊事件,共同尋求「負責任的解決方案」,但即使美國出面也無法阻止印巴動手。
大陸外交部昨以發言人名義表示,對昨凌晨印度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希望印巴雙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大陸願致力勸和促談、維護地區穩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