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絕無所謂升值當關稅談判籌碼

台幣匯率連兩個交易日狂飆升值近兩元,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親上火線提出七點聲明並「闢謠」。他表示,絕對沒有所謂的升值作為關稅談判籌碼,也強調美國財政部未要求台幣升值;此外,由於時空環境丕變,因此一九八○年代的廣場協議聯合干預匯率場景,不可能此時重演。
賴清德總統昨天指出,央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皆證實,這次台美雙方關稅談判未觸及匯率;雖然因為貿易逆差,台灣被美國列入觀察名單,但從未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也正因為造成台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台美談判自然不觸及匯率。
楊金龍在記者會說,央行迄今都未參加台美經貿工作小組,代表沒有匯率問題,而美國財政部也未要求台幣升值;而台美的貿易順差,是因為川普貿易戰一點○、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等因素,使美國基於安全性作高科技的進口管制,使美國對台灣晶片及電子零組件的需求更高,導致我對美國貿易順差愈來愈大。
至於現在市場上的拋匯是否已出現「羊群效應」?楊金龍指出,這種效應是由於誤解心理驅使,央行不認為少了匯率,關稅就談不下去,因為一直以來央行和美國財政部對於匯率的討論,都是基於彼此信任。他說,美國所謂的操縱外匯定義,「是在於透過改變貨幣的價值,以影響該國經濟及貿易流量,叫作干預匯率。」但台灣的貿易順差擴大並非來自匯率干預影響,而且美國要求匯市要有透明度,因此央行對外幣的流動性操作、SWAP、拆款等都會定期公布。
楊金龍說,不可能發生廣場協議這種聯合干預台幣匯率的情況發生,因為廣場協議的背景與現在不同,當時外匯市場深度及廣度都不大,資金移動也不頻繁,二○○○年有世貿組織(WTO)之後全球資金移動才頻繁,當時美國有「華盛頓共識」,鼓勵資本移動、市場開放,因此資本移動變龐大,因此,一九八五年可聯合干預,現在則不可能,因為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現在的資金流動更大,與貿易相關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五。
楊金龍呼籲,廠商不要聽信市場過度誇大或不實的分析產生非理性的預期而拋匯,他也再次抨擊用大麥克指數來預期台幣匯率的落點(指台幣升到十三點三元)非常荒謬。他也勸出口商,倘若貿然拋匯,美元換成的台幣減少,而且未來報價還是要用美元,急著拋匯反而損害自己的利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