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和談不到2小時!烏方控俄要求「脫離現實」 1舉動暗示兩國敵意

獨/公視出手!威廉閃兵不只停3節目 第4個節目「終止合作」

黃仁勳抵台第一餐在這宴請魏哲家 一眾台積電高層也入座

會考生斷崖式下滑 竹苗區「逆少子化」不再?專家分析原因

圖為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圖為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本周末舉行,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黃建國觀察,不論是全國還是竹苗區,會考報名人數都創下歷史新低。原本在2021至2023年間出現逆少子化成長的竹苗區,也因逢生肖牛虎年,在今年明顯反轉同步「斷崖式」下滑,趨勢值得各界關注。

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金名補習班總班主任黃建國指出,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報名人數驟降至17萬5247人,較前一年的19萬2127人大幅減少1萬6880人(-8.79%),創下會考實施以來新低紀錄。且這已是連續第4年報考人數未達20萬人,反映國中學齡人口正持續快速萎縮,與全國性的少子化現象高度相關。

黃建國表示,相較於全國普遍下滑的趨勢,竹苗區曾在2021至2023年間出現逆勢微幅成長,是全台少數出現「逆少子化」現象的地區。這波異常的成長動能,與竹科(如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吸引大量年輕工作人口移入有關。過去十年,當地人口快速增加,也推升國小與國中學生人數穩定成長,成為少子化浪潮中的罕見例外。

黃建國說,不過這股紅利未能持續,今年大幅反轉,竹苗區會考報名人數從前一年的1萬5337人銳減至1萬4022人,減幅達8.57%。此次下滑不僅與少子化趨勢有關,也與出生年份結構出現波動有關。

黃建國指出,根據生肖對照,今年國三會考生主要出生於2009年與2010年,屬牛與虎,根據歷年出生統計,虎年出生率常年偏低,造成該屆學生基數天生較少。少子化加上生肖出生波動,構成「雙重斷崖」效應,竹苗區也難以倖免。

此外,家長最關心的落點預測是否會因此變動,黃建國表示,目前仍待會考結束、公布序位後才能進一步分析,團隊也會持續掌握變化,適時提供客觀觀察。

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金名補習班總班主任黃建國表示,竹苗區曾在2021至2023年間出現逆勢微幅成長,是全台少數出現「逆少子化」現象的地區,不過這股紅利未能持續,今年大幅反轉。圖/黃建國提供
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金名補習班總班主任黃建國表示,竹苗區曾在2021至2023年間出現逆勢微幅成長,是全台少數出現「逆少子化」現象的地區,不過這股紅利未能持續,今年大幅反轉。圖/黃建國提供
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金名補習班總班主任黃建國指出,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報名人數驟降至17萬5247人,較前一年的19萬2127人大幅減少1萬6880人(-8.79%),創下會考實施以來新低紀錄。圖/黃建國提供
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金名補習班總班主任黃建國指出,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報名人數驟降至17萬5247人,較前一年的19萬2127人大幅減少1萬6880人(-8.79%),創下會考實施以來新低紀錄。圖/黃建國提供

114會考

延伸閱讀

國中教育會考周六日登場 明天下午3時至5時開放看考場

不雅考卷爭議會考前夕開親師會 金城國中家長全體缺席:校方只想滅火

整理包/114國中教育會考衝刺倒數!考試時程、規定 各科備考重點一把抓

擋不住聲浪!接連3起憾事後稱要回任行政 板橋某國中校長會考前提前離開

相關新聞

國中教育會考周六日登場 明天下午3時至5時開放看考場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7日周六、18日周日舉行,全國約17萬考生分別在18個考區、232個考場應試。教育部表示,...

北市去年國中會考英聽出包挨轟 議員:慘痛經驗勿重演

去年國中教育會考「英語聽力」因設備出包惹議,北市、彰化都有相同狀況。今年會考明後天登場,國民黨北市議員曾獻瑩認為這是國中...

會考生斷崖式下滑 竹苗區「逆少子化」不再?專家分析原因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本周末舉行,新竹縣補教協會副理事長黃建國觀察,不論是全國還是竹苗區,會考報名人數都創下歷史新低。...

國中教育會考17、18日登場 開放看考場 考生必勝應試

114學年度「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本週5月17、18日登場。下午各考區開放考場,供考生、家長前來考場查看,好熟悉考場考場位...

國中會考517登場 新北部分考場周邊道路開放臨停接送

國中會考將於明後(17、18日)兩天舉行,新北市計有15所學校考場周邊紅線開放供家長臨停接送,交通局已通告公車業者加密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