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民老公」回來了!許光漢正式退役 曝:過的很開心

排除胰臟癌 沈玉琳病因傳出被疑是淋巴癌作祟

開箱文/insta360 X5全景相機超好玩 實測8種玩法變進擊的巨人

獨/台積電2奈米爆國安危機 多名員工竊取2奈米機密流向外商

台積電2奈米爆國安危機,多名員竊取2奈米機密流向外商設備大廠遭開除。圖為台積電研發中心。圖為台積電研發中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2奈米爆國安危機,多名員竊取2奈米機密流向外商設備大廠遭開除。圖為台積電研發中心。圖為台積電研發中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2奈米爆國安危機,台積電位於寶山20廠多名員竊取2奈米機密流向外商遭開除。台積電今日證實涉案人員已遭解職,全案並移送調查。由於涉及台積電還未量產的2奈米最先進製程 ,恐已觸犯《國家安全法》,國安會及高等檢查署已介入調查。台積電並大動作全面清查近期準備離職員工。

此案是由台積電資安部門主動調查發現,在經清查後發現有近九位員工涉案,其中三人屬於20廠2奈米試產人員,且利用手機拍攝大量資料,在證據確鑿下,直接開除,其餘六人則為研發中心人員,因只是提供2奈米相關資料,未發現集體竊密,因而調職原單位。不過,上述多員工均移送高檢署調查。

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員工竊取2奈米資料均流向外商一名設備工程師,這名工程師也曾在台積電系統整合部門任職,因而與台積電目前先進製程試產及研發人員熟識,這名員工在事發後也離開這家外商,但同樣也列入調查名單。

日經亞洲5日報導,台積電內部爆出疑似技術外洩事件,多名知情人士指出,部分前員工在任職期間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晶片製程的關鍵技術;涉案人員已遭解職。由於2奈米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案件不僅牽涉營業機密,更可能影響台灣在全球晶片產業中的技術優勢與國家安全,台積電回應已啟動法律程序。

日經新聞披露此事後,台積電正式回應表示,公司近期「在例行監控中偵測到未經授權行為,進而發現營業秘密可能外洩情形」,目前已對涉案人員「採取嚴格的懲處措施,並已啟動法律程序」。不過,台灣高等檢察署介入調查後,迄今尚無進一步說明。

據了解,由於這家外商是台積電極為重要供應商,也是近年來台積電重點擴大採購供應商成員之一,在擔任與台積電研發人員對接的設備工程師發生涉及竊取2奈米先進製程資料,引發這家外商總部高度重視,派遣高層及法務人員進駐台灣並與台積電法務對接,針對涉案人員取得或意圖取得資訊的目的為何及資料去向、範圍,進行綿密清查調查中,包括外洩資訊的可能去向、範圍。高等檢查署也將全案是否有其他人涉案等,皆列為司法追查重點。

半導體業者表示,2奈米製程開發難度高,投入成本極高,目前全球僅有台積電、三星、英特爾與日本Rapidus等少數企業仍持續研發。台積電預計今年底前量產2奈米晶片,該技術被視為現階段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

台積電

延伸閱讀

美台關稅談判台積電被點名 葛如鈞:川普瞄準 對抗機率極微

台積電爆2奈米製程技術外洩疑雲!員工涉違規取得機密 恐震盪國安

關稅談判台積電被點名 林沛祥:川普不只要錢 要高價值美國製造

想拿關稅15%?台積電入股英特爾49%或再4000億美元…網全傻眼

相關新聞

捲入台積電間諜案 日商TEL今天開盤股價大跌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TEL)傳出有員工涉入台積電2奈米技術間諜案,近日被我檢方聲押獲准。TEL是日本上市公司,今天開盤股價大跌,股價一度重挫逾4%。 TEL不僅是台積電的重要供應商,亦是日本晶片國

獨/彭金隆邀10家壽險董總面談聚焦三議題 擬推費利率非長期保證新制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上周除了親自站上第一線,邀集全體金控高層舉行公開收購的公聽會,外界所不知道的是他更分批約見壽險董總。知...

為凍卵花了數千美元打針…過程痛苦到希望自己能「意外懷孕」或「是真的不孕」!

凍卵是給未來買個保障 還是試圖掌握自己的未來? 曼蒂是在醫生的敦促下開始考慮凍卵的。她二十多歲時動過兩次卵巢手術,只剩下右側卵巢的一半和左側卵巢的四分之一。第一次是在她20歲時,因為右側卵巢的皮

「如果現在不凍卵以後會後悔嗎」自由、焦慮還是機會?決定背後的現實困境

如果我現在不做什麼,以後會不會來不及?關於凍卵與她們的選擇 我12歲時接受過一次卵巢囊腫手術,那段記憶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細節,只記得術後自己醒來,肚子上有縫線與繃帶。十幾年來我一直習慣告訴朋友,我只有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案 國科會:最重可判12年刑責、1億元罰金

台積電爆出工程師涉嫌盜取2奈米製程技術機密,由於國科會已將14奈米以下製程的IC製造技術納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國科會...

新台幣小貶0.9分 央行:支撐強勁升值條件目前沒有

股匯不同調,台股今天隨美股勁揚,不過新台幣因美元指數反彈,匯價隨亞幣走弱,今天收盤收29.927元,微貶0.9分。央行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