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首見國安局副局長「回鍋」警大校長 黃明昭:返熟悉領域培育人才

南部持續降雨…最新24小時預測雨量出爐!2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美暗示上調半導體關稅 國安調查結果兩周內公布

半導體示意圖。美聯社
半導體示意圖。美聯社

川普政府對半導體進口的國安調查進入倒數,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表示,相關結果將在兩周內公布。川普也警告,新的高額關稅即將上路。此舉將衝擊全球供應鏈,台灣供應商備受美國晶片市場仰賴,但恐怕更是首當其衝。

歐美27日達成貿易框架協議後,盧特尼克告訴記者,川普政府將在兩周內公布半導體進口的國安調查結果;川普也說,半導體輸美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

盧特尼克表示,這項針對半導體的調查,是歐盟願意與美國談判更廣泛貿易協議的主因之一,以「一次談妥所有事」。

川普說,多家企業已規劃在美國投資設廠,以避免即將實施的新關稅,其中也包括來自台灣和其他地區的廠商。他並語帶玄機地表示,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以更周全的方式」,化解晶片關稅爭議。

美國高度依賴來自台灣的晶片,台灣近年也因此成為華府重點關注對象,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曾試圖扭轉此情況,他的手法是以晶片法案提供數十億美元補助,吸引台積電(2330)等大廠赴美設廠。川普打算用的是關稅措施,如果落實,不僅將影響台商投資布局,更將進一步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生態。  

川普2月曾揚言,將對進口晶片課徵25%的關稅,4月時則宣布,將依「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啟動對外國藥品與半導體進口依存度的國安風險評估,調查結果可能成為課徵新關稅的法源基礎,台灣等半導體高度發展國家無不繃緊神經。

這項調查涉及範圍廣泛,例如矽晶圓等晶片零組件、晶片製造設備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美國商務部著眼於「提高國內半導體生產能力的可行性」,以降低對進口產品的依賴,還有為了保護國安,是否「有必要」實施關稅等額外貿易措施。

此外,盧特尼克27日告訴福斯電視網(Fox)節目,對於8月1日向貿易夥伴開徵對等關稅,美國的立場堅定,不會再延期。但他重申,對等關稅開徵後,川普仍願意繼續進行商討。

川普政府目前也援引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銅與木材進口展開獨立調查。川普首次任期內的類似調查,已成為他重返白宮後,對鋼鋁製品及汽車業恢復25%關稅的依據。

川普喊出25%的晶片關稅後,要求「關稅刀下留人」的呼聲不斷,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5月公布,依其模型估算,25%的晶片關稅上路第一年將使美國經濟成長下滑0.18%,持續徵十年累積GDP損失達1.4兆美元。

此外,半導體成本將增加25%,車價可能會直接上漲最多達1,000美元。ITIF推估經濟萎縮所損失的稅收,大於關稅收益。

關稅 川普

延伸閱讀

川普宣稱:未與美國達成協議國家 將被課15%至20%關稅

預告縮短俄國50天最後通牒 川普:對普亭非常失望

台灣恐淪美中談判美讓步籌碼?彭博:川普政府爭論是否允許賴清德過境

川普再點名台灣:一些台廠將「這麼做」以閃避半導體關稅

相關新聞

川普要求「英國製造」太困難?鋼鐵業城鎮的關稅生存戰

英國的鋼鐵業,長期以來是國家工業的基石,大量的鋼鐵廠員工聚居在工作地附近,便形成了曾經人丁興旺的產業城鎮。但如今,英國鋼鐵業正遭受美國鋼鐵關稅政策的嚴峻考驗——即使美國總統川普5月上旬宣布對英國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為目前全球最低的10%,且雙方大部分的協議內容已於6月底生效,但是關於協議中將鋼鐵關稅降為0%的部分,卻因鋼鐵材料原產地的談判陷入僵局,而尚未落實,目前英國鋼鐵出口到美國的關稅仍維持在25%。

南韓三星李在鎔啟程赴美 預料提議增加半導體投資

韓聯社29日引述幾名消息人士報導,南韓三星集團會長李在鎔已啟程前往美國,此舉似乎是要支持南韓和美國進行中的貿易談判。

美中關稅休戰期傳延3個月 分析:第3輪可能提防止惡化機制

美中第3輪經貿會談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登場,29日繼續談判。消息人士稱,雙方預計將延長關稅休戰期三個月,兩國在延長期內...

中美經貿談判之際 美企高層訪陸釋出對話意願

在中美兩國於瑞典舉行新一輪經貿會談之際,傳出數名美國企業高層本周將訪問中國大陸。陸媒披露,中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已於28日...

從華府、紐約再追到蘇格蘭 南韓貿易談判代表最後衝刺盼達陣

韓聯社報導,南韓正努力在8月1日對等關稅實施日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與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結束2...

美中談了五個多小時…結束第三輪會談首日談判 未透露進展

美中高層官員周一(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首日談判已落幕,預定周二繼續會談。雙方這次會面目的是將關稅休戰延長,並且解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