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勉強吞下15%關稅 夢醒認清現實:實力無法抗衡川普拳頭

美歐已敲定貿易協議,條件包括美國將對多數歐盟產品課徵15%關稅,歐盟承諾加碼6000億美元投資美國等。路透分析,歐盟最終發現自己欠缺足以壓制川普的籌碼,只能接受一份勉強可以吞下的協議。
歐洲在與美國歷經數月僵局後達成共識,儘管15%的關稅稅率已經比川普幾天前威脅的30%來得更容易接受,卻並非是歐盟原先曾堅持達成的零關稅協議。這對歐盟來說,不啻是一記現實的警鐘,提醒它想成為足以與美國或中國抗衡的「經濟強權」,仍有一段距離。
這一場「冷水澡」格外冰冷刺骨,因為歐盟長期來自詡為出口大國、強調以規則為基礎進行貿易,理由是這樣同時有利於自身的軟實力與全球經濟。
路透分析,雖然歐盟與美國談成15%的關稅協議,而非受威脅的30%稅率,應可讓歐洲避免陷入衰退,但經濟可能仍將低迷。根據歐洲央行上月預測,在兩種關稅情境下,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落在0.5%至0.9%之間,相較下,若無貿易緊張情勢,成長率可望達到超過1%。
這也是幾個月前、也就是「川普2.0」時代還沒來臨之前,難以想像的結果。當時,歐盟和全球多數地區一樣都預期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僅約1.5%。
就算在5月時,英國與美國敲定了10%基準關稅的協議,歐盟官員仍堅信他們可以談出更好的條件,也就是「零對零」關稅協議,自信地認為歐盟經濟實力足以與川普抗衡。
歐盟握有的籌碼不如美國多 歐企做生意面臨更大不確定性壓力
然而歐盟在與美國談判數周卻毫無成果後,歐洲國家終於接受10%已是最佳條件,並在接下來幾周的協商後,接受了與美日協議相同的15%關稅稅率。
一位歐盟高層官員透露,「歐盟沒有比美國更有籌碼,而川普政府不急著談成」。這位官員和其他人指出,來自歐盟出口企業的壓力促成協議落定,從芬蘭諾基亞到瑞典鋼鐵大廠SSAB,這些企業急欲減少衝擊他們業務的不確定性。
一位歐盟外交官說:「我們拿到一副爛牌,這是現況下最好的打法了。」「近幾個月清楚顯示,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對歐洲企業造成多大衝擊。」
這種「不對等」的條件明確反映在美歐最終協議中。歐盟除了會撤回對美國現有的報復行動,並繼續依現有條件開放美國商品進入市場,還承諾將在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儘管時程和細節尚不明確。
美企提供的服務太受歡迎 歐盟難以「下手」反制
路透分析指出,隨著談判推進,歐盟逐漸意識到,若全面對抗,它所承受的損失將更大。
歐盟原先威脅要對美國報復的措施,總額僅約930億歐元,遠低於其對美國的近2,000億歐元貿易順差。
此外,雖然愈來愈多歐盟成員國也研擬一系列「反脅迫」措施,讓歐盟能針對來自美國的服務貿易順差。這些服務順差規模去年約750億美元。然而,劍指美國數位服務的想法,並未獲得明確的多數支持,因為歐洲公民享受這些從Netflix、Uber到微軟雲端服務等廣泛服務,而且歐盟本土少有替代品。
德國批發與出口協會(BGA)將美歐貿易協議形容為痛苦的妥協,對許多歐盟成員國甚至構成「生存威脅」。該協會主席揚杜拉表示:「過去幾個月應視為一記警鐘」,「歐洲現在必須為未來做好戰略準備,必須與全世界的最大型工業強權達成新的貿易交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