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指期夜盤一度衝至21,889點 台積電夜盤重返千元大關

藝人閃兵全在同醫院複檢?新北澄清「並非都在北榮」 北榮晚間回應了

「美股恐慌指數」VIX降溫速度破紀錄 對美股是多是空?

美中根本分歧未解!外媒曝北京仍持續備戰 1至2年後終究惡化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美中近日互降關稅、貿易衝突暫時降溫,但這並未改變雙方的深層對立。法新社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美中近日互降關稅、貿易衝突暫時降溫,但這並未改變雙方的深層對立。法新社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美中近日互降關稅、貿易衝突暫時降溫,但這並未改變雙方的深層對立。北京將美方此次視為「戰術退讓」,現在一方面爭取談判利益,另一方面則持續在對台灣、日本和菲律賓的區域主權爭議上展現強硬立場。

此次互降關稅可能為美中領袖通話甚至會談鋪路,但並未解決中國對美國的其他不滿。曾接觸川普政府的中國官員與政策顧問表示,北京會積極在談判爭取利益,同時為可能再次升溫的緊張局勢做準備。這和川普第一任期時美中關係走勢如出一轍。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曾任中情局中國政治分析師的席恩(Jonathan Czin)表示:「我認為,這次互降關稅證實北京一直以來的看法:對美國的意圖保持警惕是對的,並且有必要為第二場貿易戰預做準備。北京在首次貿易戰後幾年間一直為此布局。」

席恩補充:「我懷疑北京將美國這次舉動視為戰術退讓,而非根本上改變對中國共產黨的敵意。」

川普對全球實施高關稅也給了習近平機會,將中國塑造為友善、可信的替代選項,這正是習近平最近拜訪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以及本周與拉丁美洲領袖會晤的主軸。

中國對川普時代的應對策略也包括展現自身實力:明確告訴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鄰國,北京不會在區域主權和擴張野心上退讓。北京對外一方面釋出合作訊號,另一方面則以強勢行動維護主權主張,兩者在中國決策者眼中並不衝突,而是並行的雙軌戰略。

5月初,中國接連在東海與南海發動具挑釁意味的行動,導致與日本和菲律賓的摩擦升溫。

而最令北京警戒的,依然是台灣問題。4月初,解放軍圍繞台灣舉行軍演,模擬實施封鎖行動。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東亞資深研究員麥葛瑞格(Richard McGregor)表示:「中國確實會繼續利用華府貿易政策混亂之機,將自己包裝為穩定與可預測的燈塔,但在與鄰國的主權爭議上,不會有絲毫鬆手。」

儘管川普對歐洲盟友的貿易政策引發分歧,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指出,川普政府在印太地區與日本、印度、澳洲、台灣等聯盟關係仍具延續性。

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表示,這次關稅休戰不會消除中美之間深層的不信任。他指出,若雙方持續放緩貿易衝突,關係可能在短期的一到兩年內改善,但終究會再度惡化,「因為中美之間的分歧實在太多」。

北京 台海 川普 美中關係 美國 習近平 關稅

延伸閱讀

紐時:高風險談判中,川普對手正設法摸清他的套路

關稅戰休兵 川普不排除與習近平討論貿易細節

紐時:美中貿易戰休兵 未減美國經濟不確定性

訪中東「快樂寶地」川普有意簽署晶片、礦產協議

相關新聞

美中根本分歧未解!外媒曝北京仍持續備戰 1至2年後終究惡化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美中近日互降關稅、貿易衝突暫時降溫,但這並未改變雙方的深層對立。北京將美方此次視為「戰術退讓」,現在一...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外媒分析: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紐約時報1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向以談判中的極限主義者自居:先開出天價條件,引發危機,再以高壓手段逼迫對手讓步。

芬太尼關稅 中國外交部態度強硬指反制仍有效

美中12日發布聯合聲明,聚焦降低4月份加徵關稅,但美國總統川普2、3月 間以芬太尼為由加徵的20%關稅尚未處理。中國外...

關稅戰雖暫休兵...陸外交部:中方對美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的經貿會談達成多項積極共識,關稅戰暫時休兵。不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4日表示,美方以芬太尼為藉口,...

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川普不排除與習近平討論貿易細節

美中關稅戰達成休兵90天的協議,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這起協議「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即將為美國企業打開中國市場。他同時...

關稅戰休兵90天…美商連夜下單 中企搶艙位:先把錢賺了

美中關稅戰按下暫停鍵,迎來90天暫緩實施期。消息一出,美進口商凌晨就「跳起來」轉帳下單並催促中國供應商發貨。中國商家搶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