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交警訊?台灣2邦交國出席北京中拉論壇 陸外交部這樣說

組織文化出問題?台大住院醫性侵病患 負責處置C教授主任也涉性騷

典型的梅雨鋒面何時來?吳聖宇:5月中旬應該沒有機會了

紐時:貿易談判 美代表小心翼翼避免觸怒中 還歸咎拜登

紐約時報指出,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說明協議時,為避免觸怒中國小心翼翼,反而將貿易戰大部分歸咎於前總統拜登政府忽視貿易不平衡。(美聯社)
紐約時報指出,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說明協議時,為避免觸怒中國小心翼翼,反而將貿易戰大部分歸咎於前總統拜登政府忽視貿易不平衡。(美聯社)

美國和中國12日宣布互降關稅,紐約時報指出,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說明協議時,為避免觸怒中國小心翼翼,反而將貿易戰大部分歸咎於前總統拜登政府忽視貿易不平衡。

貝森特並提出兩國可幫助彼此平衡經濟的可能性,聲稱美國可重振製造業,中國則可縮減其製造部門的產能過剩。

紐時同日報導,香港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這次美中協議對兩國都是很好起始點,北京採取強硬立場奏效,成功逼使美國降關稅。

中國起初對川普的懲罰關稅強硬以對。近幾周中方公然和美國唱反調,白宮曾多次說正和中國官員對話,北京卻否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4月還在社群媒體轉發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在韓戰時的演說影片;毛澤東當時說「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對上周末日內瓦談判,中國也謹慎地將其參與界定為避免進一步升級的必要做法,而非對川普關稅的妥協。

華盛頓郵報也引述分析家報導,12日的宣布為美中設立新基調,也替更多會談及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可能會晤鋪路,屆時可能達成貿易協議並結束關稅戰。

華爾街日報則報導,貝森特說,美中已針對一項維持談判進展的框架達成協議。知情人士表示,貝森特與中方官員談到芬太尼的嚴重性,並肯定中方對芬太尼問題有所回應。

一名知情人士說,貝森特在10日的私下會面時,從桌上盤子抓起一小撮糖對中國官員說,如果他抓的是芬太尼,這麼一點量就足以致人於死。貝森特又抓起更多糖,稱這個量足以殺死全日內瓦人。接著他又抓起更多,並表示這樣多的量足以殺死全瑞士的人。

貝森特向一小群記者簡報時表示,雖然芬太尼不是貿易談判主要焦點,但中方代表團成員包含了能和美國官員討論相關細節的公安部長王小洪。貝森特說,這類官員通常不是貿易團隊的一員,而這「展現他們積極應對我們的疑慮」。

貝森特在簡報時說,在日內瓦為期兩天的每場會談結束後,川普都會收到最新資訊。 

北京 川普 美國 芬太尼 貝森特 關稅

延伸閱讀

極右網紅盧默:若接受卡達飛機 川普政府將留汙點

【重磅快評】川普大船轉彎 賴清德「脫中入北」觸礁

川普拋統一說惹議 總統府:美中貿易談判無涉台灣

為與川普共進晚餐買迷因幣 前220名買家共砸45億

相關新聞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市場暫時鬆一口氣,但還沒有擺脫困境...?」」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的貿易關稅,在5月12日宣布從145%降至3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課徵的關稅則從125%降至10%,預計5月14日前落實,此消息一出讓美股大漲,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仍放話表示,由於部分徵稅措施只是暫停而非全部取消,如果沒有進一步進展,這些徵稅措施可能會在三個月(也就是90天後)後再次上調;川普說不會回到145%的峰值,但也存在大幅拉高的可能。必須強調的是,美國對中國所課徵的關稅仍然遠高於其他國家——加上在解放日前就有的關稅,美國課徵中國商品的關稅總額仍維持在40%,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總額將維持在25%左右。

美中未來90天將進入密集磋商期 美關稅政策仍可能反覆

美中12日達成調降關稅協議,貿易戰休兵90天。各界普遍認為,這是美中貿易緊張迅速升級幾個月來兩國關係解凍的第一個跡象,會...

美中休戰90天互降關稅 美對中降為30% 中對美降至10%

美中貿易戰近日成功破冰,兩國於東岸時間12日凌晨發布聯合聲明,白宮指出,美中14日起暫緩報復性關稅90天,各自調降115...

美財長:美中達貿易協議 代表「戰略性」脫鉤有進展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2日表示,美國與中國周末達成的貿易協議代表戰略性「脫鉤」(decoupli...

貨架空蕩蕩之際…美中急降溫 川普「震撼與威懾」奏效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分析,川普總統迫切需要取得對中貿易成功,致勝關鍵則在策略搭配得宜;川普祭出具有「震撼與威懾...

紐時:貿易談判 美代表小心翼翼避免觸怒中 還歸咎拜登

美國和中國12日宣布互降關稅,紐約時報指出,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說明協議時,為避免觸怒中國小心翼翼,反而將貿易戰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