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少子衝擊讓醫學院都擔心招不到人 高醫大董事長發警訊

貴州觀光船側翻已知3死、14人仍失聯 習近平緊急指示千方百計搜救

川普祭太陽能板重稅 專家:或成東南亞能源轉型契機

美國計劃對東南亞太陽能板徵收最高達3521%的關稅,多位專家表示,這個區域能源轉型長久以來停滯不前,川普這一步或許反而成了加速的契機。示意圖。(路透)
美國計劃對東南亞太陽能板徵收最高達3521%的關稅,多位專家表示,這個區域能源轉型長久以來停滯不前,川普這一步或許反而成了加速的契機。示意圖。(路透)

美國計劃對東南亞太陽能板徵收最高達3521%的關稅,多位專家表示,這個區域能源轉型長久以來停滯不前,川普這一步或許反而成了加速的契機。

法新社報導,美國4月宣布,計劃對柬埔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太陽能板課徵重稅。

若在下個月做出最終決定,這將疊加在川普政府現有的關稅基礎之上,包括對大多數國家徵收的全面性10%關稅,以及對中國製產品徵收的145%關稅。

對美國市場來說,「稅上加稅」的後果可能非常嚴峻。中國生產全球80%的太陽能板,且控制了製造過程各個階段的80%。

智庫「能源轉型研究院」(Energy Shift Institute)常務董事阿德希古納(Putra Adhiguna)說,這些新關稅「將特別導致太陽能產品出口美國,在商業上變得不可能」。

2024年期間,東南亞占美國太陽能板進口量的近80%。

儘管美國近年來在太陽能產業的投資有所提升,但市場仍重度仰賴進口零件。

對中國製造商來說,他們原本就對已飽和的國內市場大傷腦筋,這一系列新關稅恐怕會是非常壞的消息。

美國商務部提出的東南亞太陽能板關稅幅度,從對馬來西亞部分產品的約40%到柬埔寨的3521%不等。

然而,新加坡諮詢公司Asia Research & Engagement常務董事馬卡隆(Ben McCarron)解釋說,對東南亞來說,這場困境或許也有一線希望。他說:「關稅和貿易戰有可能會加速東南亞的能源轉型。」

中國將在出口商帶動下,在區域市場「加倍努力」推動相關政策和執行計畫,讓整個地區快速採用綠色能源。

分析家長久以來一直警告,東南亞各國在能源轉型、擺脫煤炭等導致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方面,進展過於緩慢。

例如,馬來西亞去年80%以上的發電量都來自化石燃料。

馬來西亞雖致力將再生能源在總發電量的比率於2030年提高至24%,但這個目標卻因與全球氣候目標脫節而受到批評。

Ember高級能源分析師楊木易(Muyi Yang)解釋說,這套關稅制度對這個區域來說意味著雙重機會。

脫離美國市場後,反而可以聚焦於本地能源轉型,加速當地綠色能源的使用,並推動一個新市場「來當作抵抗外部波動的自然避險」措施。

儘管如此,鑑於美國市場的規模、並考慮到東南亞的再生能源相對只達萌芽階段,取代美國市場並非易事。

楊木易說:「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把這種以出口為導向的動能,轉化為一場本土清潔科技的革命。」

再生能源 川普 東南亞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方濟各才辭世…川普曬教宗服AI照挨轟!副手范斯急護航「玩笑而已」

川普關稅戰「助選」 拉抬澳洲、新加坡執政黨選情

對俄國新制裁?傳美已敲定 就等川普批准

川普擬取消哈佛大學免稅資格 恐違法

相關新聞

關稅政策讓歐盟擬加強和CPTPP關係 FT:可能在這時商討合作機制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激進關稅政策,正讓歐盟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戰略合作的動能增強...

「陸是吸血鬼」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示警:吸不到美國就會吸英、歐盟血

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稱,中國是「吸血鬼」,若吸不到美國的血,就會來吸英國和歐盟的血

川普祭太陽能板重稅 專家:或成東南亞能源轉型契機

美國計劃對東南亞太陽能板徵收最高達3521%的關稅,多位專家表示,這個區域能源轉型長久以來停滯不前,川普這一步或許反而成...

態度放軟?陸表態評估與美談判後 陸駐美大使籲雙方理性溝通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3日在華盛頓使館開放日活動呼籲中美兩國應理性溝通,而此刻正逢中方表態評估是否針對關稅與美國進行談判。態度...

川普關稅戰「助選」 拉抬澳洲、新加坡執政黨選情

澳洲3日舉行聯邦選舉以選出眾議院150名議員,現任總理艾班尼斯領導的工黨席次過半,宣布勝選;在新加坡同樣也進行全國大選,...

才說不談政治 巴菲特批懲罰性關稅:大錯特錯

有「股神」美譽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長巴菲特(Warren Bufett)3日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