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滿月…逾180家企業提上千申請 盼豁免陸製機械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關稅屆滿一個月,世界各國都以協商為最優先手段,力拚在90天期限前敲定協議。儘管他已豁免汽車零組件和智慧手機等產品於部分關稅,但美國企業都希望能爭取中國大陸機械的進口關稅減免,超過180家企業都已提出超過1,100件個別豁免申請。
過去一個月來,美國的多數貿易夥伴都選擇以談判為優先、而非報復,只有中國大陸是例外。台灣、越南、日本、南韓、印度及泰國等國都正在和美國協商,美國副總統范斯等官員都已表示,印度可能是首批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
川普也已延長中國大陸以外國家的更高對等關稅90天,現為全面課徵10%關稅,並且豁免電子產品於對等關稅,也豁免汽車零組件免徵鋼鋁等關稅,但想進口中國大陸機械的企業也希望贏得豁免。
彭博資訊報導,最近幾個月來,特斯拉、福特汽車、日立、及俄亥俄州一家工業縫紉機製造商等超過180家大大小小企業,共提出1,111件個別豁免申請,希望能夠進口陸製機械。
這些企業是透過拜登政府去年10月啟動的申請程序,但許多企業都表示沒收到回應,川普政府也還沒表示是否會評估這些申請。這些申請中,其中超過730件是在3月31日期限前提交。特斯拉提出四件,福特提出12件,日立旗下的HGAP提出141件。
川普政府的現任和前任官員都已坦承,有必要提供製造商誘因和豁免。財長貝森特已提出在美國建廠的建物與設備稅務抵減構想,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貿易代表的賴海哲也已暗示,川普第二任政府最終將須建立類似第一任期內的豁免流程。
全國製造商協會(NAM)數據顯示,美國約六成進口都是製造業的投入品,該團體也已請求川普豁免關鍵零組件和原物料。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主管艾姆絲指出,川普政府最終勢須豁免製造設備進口,尤其川普關稅政策高舉的目標之一就是製造業回流,增添關稅阻礙不合邏輯。
在最近之前,川普政府公開否決任何關稅會有寬容措施的想法,一些貿易鷹派官員希望避免重演川普第一任期時,對陸關稅招來逾3萬件豁免申請的噩夢,但4月2日以來,川普都透過不透明且非正式的管道,不斷回應大企業執行長的個人遊說,讓其他也想豁免關稅的企業備感挫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