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刀未收、美債殖利率未降、信心未回!股添樂:三大疑慮壓制台股回升…但破底機率低

*原影音時間為4月24日
幾週前曾分析過台股走勢,當時直言「再破底的機率不大」,原因在於指數已接近兩倍淨值比,技術面與估值面均有支撐。
不過,市場悲觀情緒蔓延,也難保不會再出現劇烈修正。因此,盤點幾項可能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因素,格外重要。
三大潛在風險:GDP下修、半導體關稅、美債殖利率
經濟數據表現
以IMF最新預測為例,美國2025年GDP預估從先前數字下修至1.8%,2026年僅剩1.7%。中國則維持在4%左右。
這次關稅效應已明顯被納入主流機構的基準模型,若企業獲利同步跟進下修,市場可能再度震盪;觀察歷史也能印證,股市通常領先企業獲利下跌,當盈利預估全面轉弱時,才是真正的壓力點。
川普五月將公布的半導體關稅政策
若僅針對中國,提高稅率至50%,市場已有心理準備;但若美方進一步清查「晶片出生證明」即針對流片地課稅,台灣勢必受牽連。
畢竟多數晶片仍在台灣製造,後續封裝雖移至東南亞,也難脫美方追稅。此舉可能對台廠造成直接打擊,需高度警戒。
美債殖利率
原預期2024年會逐步下降,但第二季後仍高居不下,甚至逼近4.5%。若繼續走高,將持續吸走資金,壓抑股市估值。這對於槓桿資金及成長股,尤其不利。
市場情緒重創,回升動能仍薄弱
即便台股未再創新低,融資餘額卻在4月快速跳水,投資人信心明顯潰散。VIX恐慌指數飆升,CNN恐懼指數同樣偏空,皆顯示市場處於「驚魂未定」狀態。
股市從來不怕壞消息,怕的是沒有定錨的壞消息。當指數修正與信心撤退同時出現,恢復動能必須花更長時間。
此外,從國泰金控發布的「市場情緒動態」也能看出,股市樂觀指數創下新低。
股民減少消費,連滷蛋都省了下來;耐久財需求也因悲觀情緒而萎縮,景氣樂觀指數同步探底。
中長期仍難複製2023式多頭 高利差削弱資金動能
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也面臨結構性挑戰。日美利差縮小、日圓升值,正在瓦解過去數年的套利交易。
當過去靠低利借入日圓、轉投美股賺取利差的模式不再奏效,資金自然撤出,壓抑資本市場表現。
同時,美債殖利率長期維持高檔,使養老基金、國家基金提高債券配置比重。當安全資產與股市報酬相近,風險資產將失去吸引力...
投資人應降低對未來報酬的預期,年化報酬6%~8%將成為新常態。
台積電美國廠潛藏風險 壓縮整體本益比空間
另一項不容忽視的中長線隱憂,是台積電美國廠的成本壓力。亞利桑那州廠四年累虧近400億元,美方不斷要求加碼投資,未來兩三千億元支出可能壓縮整體毛利率表現。
作為台股最大權值股,若估值因美廠拖累而下修,也勢必牽動大盤結構。
今年宜控槓桿、分散配置、適時左側布局
回顧4月市場風暴,不少法人、散戶都在高槓桿下遭殃。接下來一段時間,首要任務是「去槓桿」,維持資金彈性,避免重演斷頭潮。
右側交易難度提高,建議以「左側交易」為主,在重大利空下以小額分批進場,聚焦價值。也應考慮分散地區風險,透過台股帳戶佈局美股ETF,無須額外開戶,像00646(S&P500)、00924、00971、009800(皆為納指相關ETF)都是可參考標的。
此外,關注高股息ETF即將進行的成分股調整,殖利率水位重新墊高,有望帶來佈局機會。整體來說,2024年不是靠激情賺錢的一年,而是靠紀律與配置走過震盪的關鍵期。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