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專養打者!小將4年蛻變強棒 農場成效成就兄弟霸業

這幾年中華職棒競爭激烈,想要穩定維持戰力,除了主力球員外,還必須倚賴後勤的供給。在終止冠軍荒的中信,能夠在近年屢屢打入季後賽,甚至4年拿下3座總冠軍,不只是仰賴即戰力的進補,更重要的是深耕多年的農場系統。從先發主力到板凳深度,幾乎每個位置都有多位人選,即使主將休兵仍能維持戰力,是他們成為聯盟強權的重要關鍵。
2014年中信接手兄弟象後,初期大張旗鼓從即戰力及自由市場著手,但可惜總缺臨門一腳。2020年開始重新建構農場制度,當家球星彭政閔退役後轉任農場總監,並找來曾在日本職棒軟銀鷹隊編成育成部待過的藤田学輔佐,搭配二軍總教練林威助的經驗。從運動科學及個別訓練方案,協助打者技術養成,並適時分配一、二軍的出賽機會,讓年輕球員有完整的銜接機制及養成流程,日後農場穩定輸出奠定基礎。
這幾年,中信兄弟農場成果陸續展現於一軍戰場。包含2019年加入的岳政華及曾頌恩、2020年選入的宋晟睿及黃韋盛、2021年的張仁瑋等,都已經成為一軍的戰將,甚至入選國家隊。他們除了兌現天賦外,幾乎都是攻、守、跑俱佳,還長出不錯的長打能力,養成的狀況非常全方位,展現出極高的完成度。他們的崛起,讓黃衫軍的外野即使陳文杰、陳子豪陸續出走還能維持戰力,讓內野出現傷兵時也能老神在在。
檢視中信兄弟的養成方針,首先他們給予年輕好手相對充足的時間,即使未能納入60人保護名單都還是讓球員看到希望,願意留下來。他們整體策略不躁進,沒有一定要讓球員馬上成為即戰力,幾乎都要耗費將近4年以上,小將們不斷在二軍調整及訓練,偶爾上一軍賺取經驗。雖然初期幾乎都是慘不忍睹的成績,但球團並不苛責,因為一軍仍有人扛著,因此相對有耐心。另外再從心理素質、技術穩定度各方面檢視,養兵千日的成果,用兵一時就是旗開得勝,當球員蛻變就能成為穩定貢獻戰力的時候。
不過,這套模式並不一定適用所有球團,以富邦悍將為例,球隊沒有太多戰力銜接,因此年輕小將總背負更多期待,但因組織重建頻繁,教練團更替頻率高,養成系統尚未穩定。如2021年的王苡丞因為方針不斷改變,仍無法破繭而出,2023年加入的王念好,還需要更多二軍調整、一軍賺經驗的磨練,但似乎教練跟球迷都無法再等待。另外如味全龍,再奪冠後策略從養成改為Win Now,大舉從自由市場找人,雖仍有小將冒出,但因為磨練機會減少,目前狀況沒有像以往如此令人驚豔。
整體來說,中信兄弟的養成成功,主要在於夠有耐心及策略一致,願意花4年以上,有系統性的養成一名好手,讓小將蛻變成強棒,每一步按部就班、以球員長遠發展為優先。這樣的養成典範可以成為農場成功的範例,更提升球隊競爭力,讓黃衫軍持續是冠軍熱門隊伍。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