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護理人力短缺根源?國教院曝5成護專生因家人期望入學 每5人有1人想轉學

首度實彈射擊!海馬士火箭系統兩度訊號異常 順利排除完成任務

美中瑞士會談達成降關稅協議 華爾街日報整理「5大重點」

年輕夫婦自豪月花2千被讚很省 一項帳單金額卻讓理財專家無言以對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一直以來,我對於人們運用金錢的方式,以及他們認為自己會做的事和實際行為之間的落差,實在嘆為觀止。且讓我分享最近和一對年輕夫婦(丹尼爾與蘇珊)的對話,進一步闡述這樣的落差:

我:你們每個月花多少錢?

丹:大約2,000元吧。

我:那算是相當少耶!一般夫妻平均一個月的花費是3,000元。那你們的信用卡帳單金額呢?

蘇:大約4,000元。

我:……。

在我過去十五年身為理財專業人士的職業生涯中,這類典型的對話出現過成千上萬次。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
丹尼爾與蘇珊自以為每個月花的錢比一般夫婦的平均開銷少1,000元,但實際上,他們的實際消費比平均值多出1,000元,還比他們最初認定的金額多2,000元。

這種思考模式並不只出現在應對每個月消費習慣的時候。一份研究顯示,人們低估未來支出的程度高達27%。

實際上,我們夫妻也受到這個問題困擾長達十年之久,幸虧我們運氣好,才找到更好的方法管理金錢。

我成為理財專業人士後,發現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類似的對話,於是決定深入探討,釐清為什麼多數人都不善運用金錢。

我發現,良好的金錢管理技巧必須經過學習才能取得,只是幾乎不再有人傳授這項技巧。

此外,我們還必須先認知到,我們永遠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雖然我擁有經濟學的榮譽學位,但這本書並不是要談經濟學。我想要了解的是,人類的心理如何影響我們運用金錢的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採取某種做事的方法,接著便武斷的決定這些方法是否有效,完全不測試其他方法。

多年來,我不斷和凱莉以及丹尼爾與蘇珊等人,一同練習許多新做法,也閱讀眾多金錢心理學相關書籍、觀看金錢心理學相關影片,同時和人分享我在過程中學到的教誨。

所以,我在本書中說明的流程與方法,是經過許多年持續改良而來。我相當崇拜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他是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因為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獲此殊榮,而展望理論被視為行為經濟學的基礎。

如果你還沒讀過康納曼的全球暢銷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強烈建議各位一定要拜讀。這本書有點厚,但充滿許多了不起的概念;其中一項核心概念是,我們實際上的思考方式和我們自認為的思考方式並不一樣。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作者:馬克斯.菲爾普斯 譯者:陳儀)

相關新聞

許多有錢人的焦慮「用數字證明自己夠格當父母」!直到巴菲特一通電話點醒了我

一通來自巴菲特的電話,讓我想通真正該留給孩子的資產是⋯⋯ 我爸媽總說:「我們只想給你們一個更好的起點。」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像機場空中交管員一樣掌控每一筆錢;由於爸爸是建築工人,收入極不穩定。我

海邊別墅、豪車、億元身價…什麼都有!他臉上卻沒有光:像努力裝沒事的倖存者

我以為焦慮是因為還不夠成功,直到創業成功後才知道:原來焦慮才剛開始 創業的光鮮背後,是不是也有很多撐著不說的時候? 錢賺到了,卻不敢花;公司做大了,卻只覺得累。 原本以為創業是為了自由,到頭

爭產糾紛開槍釀出人命? 律師指「3點理由」繼承人會喪失繼承權

國人為爭產而發生繼承糾紛的案例日益增多,有些是繼承人間打官司、打架,更傳出有繼承人為爭產而開槍釀出人命…

「億萬富翁」標籤花費十年終於得到後:一大筆錢塞不進還沒準備好的心裡

一個億萬富翁的告白:衝過財富自由的終點線時,為什麼仍停不下來? 當我跳下休旅車,登上正在等我的私人飛機——那是一台龐巴迪挑戰者605號——我腦袋裡的想法就像一顆鬆脫的彈珠,不斷來回碰撞,轉個不停

球棒+球共1.1元但球比球棒便宜1元…球是多少錢?諾貝爾獎得主解答跌破眾人眼鏡

我們實際上的思考方式和我們自認為的思考方式並不一樣。我們的大腦偏好非常大量的自動式或直覺性思考,…

富不過三代? 律師揭家族傳承6大工具 信託、控股、遺囑、稅務…不可不知

關於家族傳承的議題,一方面涉及財富傳承(資產傳承)、企業傳承,另一方面,在規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