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夫婦自豪月花2千被讚很省 一項帳單金額卻讓理財專家無言以對

一直以來,我對於人們運用金錢的方式,以及他們認為自己會做的事和實際行為之間的落差,實在嘆為觀止。且讓我分享最近和一對年輕夫婦(丹尼爾與蘇珊)的對話,進一步闡述這樣的落差:
我:你們每個月花多少錢?
丹:大約2,000元吧。
我:那算是相當少耶!一般夫妻平均一個月的花費是3,000元。那你們的信用卡帳單金額呢?
蘇:大約4,000元。
我:……。
在我過去十五年身為理財專業人士的職業生涯中,這類典型的對話出現過成千上萬次。
這種思考模式並不只出現在應對每個月消費習慣的時候。一份研究顯示,人們低估未來支出的程度高達27%。
實際上,我們夫妻也受到這個問題困擾長達十年之久,幸虧我們運氣好,才找到更好的方法管理金錢。
我成為理財專業人士後,發現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類似的對話,於是決定深入探討,釐清為什麼多數人都不善運用金錢。
我發現,良好的金錢管理技巧必須經過學習才能取得,只是幾乎不再有人傳授這項技巧。
此外,我們還必須先認知到,我們永遠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雖然我擁有經濟學的榮譽學位,但這本書並不是要談經濟學。我想要了解的是,人類的心理如何影響我們運用金錢的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採取某種做事的方法,接著便武斷的決定這些方法是否有效,完全不測試其他方法。
多年來,我不斷和凱莉以及丹尼爾與蘇珊等人,一同練習許多新做法,也閱讀眾多金錢心理學相關書籍、觀看金錢心理學相關影片,同時和人分享我在過程中學到的教誨。
所以,我在本書中說明的流程與方法,是經過許多年持續改良而來。我相當崇拜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他是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因為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獲此殊榮,而展望理論被視為行為經濟學的基礎。
如果你還沒讀過康納曼的全球暢銷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強烈建議各位一定要拜讀。這本書有點厚,但充滿許多了不起的概念;其中一項核心概念是,我們實際上的思考方式和我們自認為的思考方式並不一樣。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作者:馬克斯.菲爾普斯 譯者:陳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