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震不停!東部海域「12分鐘連5震」 氣象署:3至4天不排除有餘震

新台幣狂升…楊金龍透露發現有禿鷹進場炒匯 央行已提出警告

1分鐘連2震!東部海域18:09規模5.5地震 18縣市有感

重要會議上悶不吭聲…如同空氣自然沒必要出席!擁「能見度」開啟更多希望之窗

職場開會示意。圖/Ingimage
職場開會示意。圖/Ingimage

始終如一,才是專業

在外資企業工作,開會時總是不發表意見的人,久而久之,就不會收到開會通知。這可不是職場霸凌,而是在重要會議上如果悶不吭聲,自然沒有必要出席。最後,這些人就會像空氣一樣,被召集人一句「忘了通知」給輕輕帶過。

相反的,懂得展現能見度的人,因為投入開會,總是能讓召集人將他們列入出席名單。

老實說,我在紐約總部時,就有過這樣的經驗。照理來說,人力資源部就是內勤工作,但主管也常指派我參加業界交流或研討會等活動。

對我來說,無論是內勤或外勤,都是工作。不過,心裡還是納悶,為什麼總是找我,難道沒有人了嗎?

大是文化《能見度工作術:我在高盛證券學到的,用同樣的努力展現十倍成果。》,作者:大塚千鶴
大是文化《能見度工作術:我在高盛證券學到的,用同樣的努力展現十倍成果。》,作者:大塚千鶴

有一次我跟主管說:「某人也不錯,換人去吧。」主管突然問:「是嗎?對方是怎麼樣的人?」我忍不住回問:「怎麼樣的人,是什麼意思?」主管並未正面回答我的問題,而是解釋道:「我之所以老是派妳出去,是因為妳的個性始終如一。」

主管口中的始終如一並非諷刺我毫無長進,而是認可我的專業素養。

換句話說,我在主管眼中就是安心的保證。因此,對於我推薦的人,主管在意的也是專業素養。

由此可見,能否出席會議,與當事人的能見度息息相關。

只有多露臉,才能為人生開啟更多希望之窗。

相信以上的小故事,有助於各位意識到能見度的重要性。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能見度工作術:我在高盛證券學到的,用同樣的努力展現十倍成果。》,作者:大塚千鶴)

主管 職場霸凌

延伸閱讀

美債恐違約變壁紙?小童三點不太可能:川普狂要鮑爾「趕快降息」他比你更在乎!

掰了006208改扣0050…除管理費和分割優勢外!蜜思L:最後54C原因讓我跳槽

00878本季配0.47元⋯縮水讓投資人哭了!他哀嚎:上次除息還沒填

左手給右手?00918配息結構直接攤開給你看⋯股利僅19%

相關新聞

2026最爽能連休16天?他預測放假攻略: 端午、中秋、國慶日皆可拼9天

人事行政總處雖尚未公布明年行事曆,不過「凱哥寫程式」搶先預估:2026年恐將是史上最佛的一年。 每到年中,最讓上班族期待的話題莫過於「明年放幾天?」雖然官方版本還沒出爐,不過擅長用程式工具分析假

若「孫正義出石頭誰能出布?」用猜拳理論:說服厲害的人出席記者會

如果孫正義出石頭,誰能出布? 要找誰合作時,我會使用「猜拳理論」。猜拳理論是善用人脈找重要對象合作的一種手法。 2014年我推行利用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捐款的企劃,名稱是「感應募款」,只要下

職場「口頭打探」能避免失敗提高成功率!聽過很多次…有很大的意義

打探,提高成功率 許多工作無法獨力完成,幾乎都需要人與人互相協助。正因如此,許多工作煩惱往往來自於人際問題。 本章想分享如何經營團隊與人際關係。 回到新品體驗會的案例,這裡把焦點轉移到I部門經理

職場上避免「不必要的抱歉」!該盡快修正錯誤而非獲得對方原諒

最高階的道歉方式 對於能見度而言,「道歉」是一種極具風險的言行。以簡報為例,如果不小心多說了幾句,結果客戶一臉不悅的說:「好了,廢話少說。直接說結論。」如果此時立即道歉,等於承認自己之前說的都是

重要會議上悶不吭聲…如同空氣自然沒必要出席!擁「能見度」開啟更多希望之窗

始終如一,才是專業 在外資企業工作,開會時總是不發表意見的人,久而久之,就不會收到開會通知。這可不是職場霸凌,而是在重要會議上如果悶不吭聲,自然沒有必要出席。最後,這些人就會像空氣一樣,被召集人

30歲公務員存款少被父母罵「廢物」 網見金額驚:贏過一堆人

存款多寡取決於個人的財務規劃和生活習慣。一名男公務員發文,稱他目前30歲,存款有200萬,本以為已經不少了,但哥哥、姊姊的年收均比他的存款高很多,導致父母嫌棄他,批評他總是待在「舒適圈」,對此他好奇詢問網友:「30歲存款到底要多少才及格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