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是敵人:學會跟它當朋友才是王道

作者:Inka
每天醒來,我們都在跟「情緒」打交道,有時像中了樂透一樣開心到要飛起來、有時氣到快要火山噴發、有時卻莫名沮喪低落,整個世界好像灰濛濛的。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它就像人內心的小天氣,平日晴時多雲偶陣雨、偶爾還會來場突如其來的閃電暴雨,但這些,都是身而為人再正常不過的生活經驗了。
情緒不只是感覺,它是有過程的
情緒的產生通常不是憑空出現,它的背後是有一個過程的。每一個情緒都源自於某種刺激(可稱為促發事件),也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則留言,讓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產生一連串的反應: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腦中小劇場開演。如果我們能認識情緒,覺察情緒背後要傳達的訊息,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調節方法,這就像天氣預報一樣,幫助我們預先準備,用適當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甚至豐富生命的感知力。
情緒不是來亂的,它是來幫你的
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會因為遺傳、個人生活經歷、環境、文化等因素而對外在刺激展現不同的反應,情緒是人類的老祖先流傳下來保護性命、避免災難的好夥伴!心理學家把情緒分為幾種基本類型:快樂、憤怒、悲傷、恐懼、厭惡、驚訝。每個情緒的背後都代表著不同的需求,並沒有好壞對錯,即使是人們認為比較負向的情緒,其實都是在提醒我們目前發生了什麼要注意的事、可能需要採取行動來保護自己。
簡單來說,情緒的功能有:
一、幫你跟自己和他人溝通:
想像一下,當孩子考完試後擺著臭臉、不發一語,父母大概就知道他可能覺得考得不太理想,心情很糟,不要再刺激他了。或者是看到台灣隊在世界球賽最後終於獲得金牌時,觀賽的人們不禁興奮大叫、手舞足蹈,大家雖素昧平生,卻可以從外在情緒表現了解彼此快樂的心情,進而產生連結。
二、幫你採取行動:
好比說,當你一直被別人佔便宜,那股憤怒的情緒促使我們勇敢地向對方說不,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又或者經過一條陰暗無人的小徑,心中感到恐懼,擔心有危險出現,決定繞路而行,這種恐懼的情緒,正在提醒我們要提高警覺、保護好自己。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若能練習覺察自己在什麼處境下有怎樣的情緒,就能理解情緒想要對我們說什麼。
情緒調節不是壓抑,而是有彈性
很多人一聽到「情緒調節」,就以為是要忍耐、壓抑、不讓情緒顯露出來,這可是誤會阿!雖然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好壞,甚至是有功能的,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情緒調節呢?因為情緒感受是自然發生的,就如同生理反應,我們無法控制它的發生,但如果我們總是被情緒牽著走,使用不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這樣的人生可能會過得混亂又辛苦,或者讓身邊的人莫名其妙掃到颱風尾,這樣可是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呢!
真正的情緒調節,是學會在「感覺」和「行動」之間保留些空間,讓理智上線,有機會做出對自己、對他人都更好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自我照顧。
實用的情緒調節招式
一、深呼吸練習,讓身心放鬆冷靜:
當感到焦慮、緊張、生氣時,別急著反應,先試著做深呼吸練習,使用的是腹式呼吸:深吸氣,慢吐氣,數個「1、2、3」吸氣、「4」憋氣、「5~10」吐氣。來回多做幾次,這會幫助副交感神經活化,產生放鬆的效果,並且讓理智慢慢地回來。
二、允許情緒存在,全然接納自己:
情緒出現時,不用急著評價它、改變它,而是如同陪伴一位好朋友靜靜地跟它在一起,給它一點空間與尊重。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但唯有情緒完全地被自己接納、不批判評價,就能慢慢地平靜下來,後面才有改變的開始。
三、辨認情緒從何而來,說出它的名字:
現在紛亂的情緒,試著辨識它,並具體的描述出來。例如:「我感到焦慮,因為明天要上台報告,我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好。」
當我們能辨識出自己的情緒,並觀察產生的原因,這樣可以讓大腦感覺必較有控制感,能與情緒拉開一點距離,情緒的強度也會降低。
四、轉個念頭,世界大不同:
事情的解讀方式,會大大地影響情緒。練習轉個念頭,用不同的視角來思考,也許你會發現,原本以為的不幸,其實是新的轉機。
五、動起來做喜歡的事,讓大腦重開機:
與其一直想,又轉不出情緒的迴圈,不如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例如:運動、聽音樂、唱歌、書寫、畫畫、找朋友說一說、打掃、逛街、聞喜愛的精油等等。這些事情可以幫助我們改變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讓情緒慢慢轉變。
六、照顧好身體健康,心理也會變得強大:
身心是一體的,當身體不舒服時,心理也會變得脆弱,因此平時就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儲備情緒的抗壓力與復原力。例如:生病就要去治療、均衡飲食、避開影響情緒的物質(如毒品、酒精成癮)、適度的睡眠、與做運動等等。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它們是「你好,我也好」的緊密關係。
七、建立心理支持系統,不需獨自面對:
當自己陷在情緒中,只有一個人獨自煩憂,容易鑽牛角尖、掉入死胡同裡。與值得信賴、願意傾聽的好友交流、建立相互支持的關係,有助於釋放壓力、獲得支持與理解、並增加新的觀點與解決方式。定期與這樣的好友保持聯繫,或者尋求心理專業支援,都是在面臨情緒風暴時,重要的穩定力量。
每天的心情就如同天上的浮雲,來來去去,當我們深陷其中,就如同身在雲霧裡,什麼都看不清,迷失了方向;當我們願意接納它、觀察它、理解它,我們不僅能跟情緒和平共處,還能成為更了解自己的導航小助手,找到自己真正想抵達的方向。
自我介紹我是Inka(本名蔡淑華),是一名諮商心理師,目前於社區心理諮商中心服務。曾任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副所長及精神康復之家輔導員,並具備家事法庭程序監理人資格。我關注於伴侶與家庭中的精神暴力、情感操控、自戀型人格等議題。深信理解是改變的第一步。願能透過文字分享,為您打開一扇看見內心與關係的窗。
Inka的社群專頁:與自戀相遇。Inka的奇幻之旅
Inka的YT頻道:Inka的奇幻之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