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具俊曄長坐金寶山陪伴大S!網直擊他枯槁身影「天天都在」

赴日本自駕遊注意! 你以為「沒什麼」的小動作恐已觸法

到日本自駕旅遊,應了解當地交通法規。 示意圖/ingimage
到日本自駕旅遊,應了解當地交通法規。 示意圖/ingimage

旅遊旺季來臨,許多國人選擇赴日自駕深入當地。然而,因日本為右駕、道路設計不同,導致時常有誤闖單行道、停車不當,甚至發生事故等問題。日本汽車媒體「WEB CARTOP」特別分享日常生活中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實際卻大大違規的NG行為。

以下整理出5項容易忽略的行為,供即將赴日自駕的旅客參考:

1.紅燈等待時交換駕駛 屬違規行為

長途開車容易疲勞,不少人會選擇在紅燈等待或塞車時,快速交換駕駛。不過即使車輛未移動,只要駕駛交接未在「完全安全並正確停妥」的情況下進行,仍可能挨罰。正確作法應是將車輛停在路邊停車區,確認車輛完全靜止、拉手煞車後,再進行換手駕駛。

2.將手機架或飲料架固定於擋風玻璃 恐遮擋視線被罰

為了方便導航或放置飲品,許多駕駛會在擋風玻璃上裝設手機架、杯架等配件。然而一旦影響駕駛視線,就有可能違法。日本警方對此執法嚴格,曾有民眾因擋風玻璃上裝了大型導航架被攔查。建議將手機架固定於中控台,且務必不遮蔽駕駛視野。

3.戴著耳機開車 也屬違規

在開車時配戴耳機聽音樂,可能是許多人在國內的習慣,但在日本,這也可能觸犯法律,特別是當耳機音量過大、導致聽不到車外警示聲響時,更屬明確違規。因此赴日自駕時,建議避免配戴耳機,以免被罰又影響行車安全。

4.暫時離車卻未熄火、拔鑰匙 罰單找上門

在便利商店買個飲料、到自動販賣機投幣,短短一兩分鐘內離開車子時,有些人會圖方便把車鑰匙留著,甚至讓引擎持續運轉。即便是短時間,只要人離開車輛而未採取「停妥」的動作(如將排檔桿打入P檔、拉手煞車、熄火),就可能違規。

5.過度疲勞仍上路 可能吊銷駕照

「日本道路交通法」第66條明定,駕駛人若因過勞、疾病、藥物影響等無法正常駕駛的狀況,仍執意開車上路,即屬違法。若警方認定駕駛處於反應遲緩、無法集中等狀態,可能直接以「過勞駕駛」處分。因此若長途駕駛感覺疲倦,務必適時休息,切勿硬撐上路。

雖然這些違規行為在不少國家見怪不怪,甚至不會特別取締,但在日本,自駕相關法規嚴謹且執法明確。為了安全出行與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在赴日自駕前,花點時間熟讀當地交通規則,養成確實停車、注意視線與安全的好習慣。

自駕車 日本 交通違規 交通事故

延伸閱讀

日本:5500億美元投資計畫 可能資助台晶片商在美建廠

影/國道飛來鐵片!休旅車擋風玻璃秒龜裂 受害車主籲請支援行車畫面

U12世界盃/橋本翔太朗6局完封古巴 日本2連勝明戰中華小將

北市欣欣客運行經總統官邸旁 轉彎沒煞車...撞死斑馬線行人

相關新聞

赴日本自駕遊注意! 你以為「沒什麼」的小動作恐已觸法

旅遊旺季來臨,許多國人選擇赴日自駕深入當地。然而,因日本為右駕、道路設計不同,導致時常有誤闖單行道、停車不當甚至發生事故等問題。日本汽車媒體「WEB CARTOP」特別分享日常生活中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實際卻大大違規的NG行為。

中獎發票藏洋蔥 妹子含淚未兌獎:那是媽媽留下來的

5、6月統一發票25日開獎,不少人習慣守在螢幕前,把握兩個月一次的小確幸。不過有網友近日在Dcard分享一段帶有洋蔥的故事,她表示自己曾中過一張千元發票,卻遲遲未前往兌領,因為那是母親離世當天留下來的購物收據,「是我這輩子最不想買的東西」。

南下捨棄高鐵改選「它」…台北到新竹只花145元 網狂讚:便宜還豪華

跨縣市旅行還在指定高鐵?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大讚「和欣客運」不僅座位舒適高級,深夜南下還只要145元。貼文發布後許多網友共鳴,有常客點頭「要坐台鐵不如坐和欣客運,一定有位置坐,比台鐵便宜又舒服而且據說這一張椅子不便宜,但肯花代表很用心經營」。

他酸2025還用破紙箱投票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曝2原因

今天(26日)是罷免投票日,不少民眾都紛紛出門投下手中的一票。有網友對於投票箱仍然是用紙箱很有意見,直言有錢蓋光電,沒錢換票箱,貼文引起不少討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也做出解釋。

雲端發票1改變讓她驚呼「一次中4筆」 過來人點頭:很常中獎

114年5-6月期統一發票中獎號碼於昨(25)日開出,從5-12月期每期雲端發票專屬獎500元獎,增開70萬組,大大提升中獎率,網路上紛紛出現不少中獎者發文分享喜悅。

南部都這麼大?台北遊客逛台南7-11 驚呼「以為是超市」

台灣的超商數量非常多,幾乎三、五步就可以看到一間。有一名台北網友到台南遊玩,發現7-Eleven首府門市店面空間相當大,裡面還有大型冷藏櫃,販售不少蔬菜、水果和肉類,讓他驚呼很難想像是超商。貼文也引起熱議,不少南部人都見怪不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