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戲春大稻埕 藝術與文化交織的國際藝術節即將登場

貴賓致詞:
【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 范樓達理事長:
2025戲春大稻埕來到第九屆,即將在4/18~4/27進行,今年延續去年秋天與東京高圓寺純情商店街的交流互動,阿波舞公演百人阿波舞首次跳進迪化街,從白天到晚上有許多戲曲活動、DIY、騎樓電影院讓大家可以用不同方式走進大稻埕的街屋,並與南海扶輪社合作捐血兌換消費券,串聯49間在地店家活絡街區經濟,感謝臺北市文化局、觀傳局的多年支持,特別感謝陳玉梅基金會代表陳炳甫議員大力支持戲春大稻埕推廣戲窟文化、台日交流及街區共榮。
【陳玉梅基金會董事長、臺北市議員】陳炳甫
戲春大稻埕是協會春季打頭陣的活動,陳玉梅基金會一直支持在地文化及公益及弱勢關懷活動,這次希望透過台日交流及大稻埕的戲曲文化,活絡在地也讓民眾更了解大稻埕不同面向及讓大稻埕迎向國際。
【臺北市南海扶輪社】張欽瑞 社長
這次將捐血活動辦在大稻埕,結合公益更希望活動在地店家,南海扶輪社亦支持學校及藝文推廣4/20準備了太極拳、薩克斯風演出,還有莊敬高職融合東西方的童話走秀及壓軸的社內支持及培育的聲樂演唱者,希望為活動增添光彩帶動大稻埕街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杜麗琴 執行長
五月十三傷心夜是1965年的經典台語愛情懸疑電影,2018開啟修復,修復完希望有更多的推廣,這次很開心首次回到拍攝地放映可以讓大家看看60多年前的大稻埕,導演林摶秋亦有許多創作在大稻埕的永樂座(永樂戲院)作發表,邀請大家一起來亭仔腳看台語電影。
國際交流首度亮相 阿波舞與布袋戲電影首映成焦點
今年的活動特別注重國際交流,首次與東京高圓寺阿波舞合作,為其來台公演10週年獻上一場特別的踩街表演。4/2010:30百位舞者將在大稻埕街頭帶來色彩繽紛的舞姿與傳統音樂,並設有體驗工作坊,讓參與者學習阿波舞的獨特動作與文化體驗,也邀請大家八月一同到東京高圓寺現場參加阿波舞祭。此外,4/2613:30在迪化街合勝堂【新勝景掌中劇團】將以其創意光雕布袋戲呈現群募計畫電影「無名刀」的首映,在迪化街一段127號騎樓電影院更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合作,將播放經典台語代表作「五月十三傷心夜-數位修復版」,修復後第一次回到大稻埕放映,為參與者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戲曲文化國際化與永續發展的雙重結合
大稻埕戲曲文化的魅力不僅局限於本地觀眾。連續2年戲春設計了英語導覽與戲曲體驗場次,為國際友人提供深度了解老台北的故事及台灣戲曲文化的契機在4/19、20結合掌中戲體驗、4/26品茶加上南管體驗還有4/27的歌仔戲服及身段唱腔體驗。同時,我們也致力於推廣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REstoRE;:舊與新織」合作在4/19 13:30的布業大樓教室,透過布袋戲偶教學體驗,讓參與者以廢布再生製作屬於自己的布袋戲偶,4/26、4/27台灣民眾也可報名參加與【鴻明歌仔戲團】合作的歌仔戲服及身段唱腔體驗還可以加碼寫真體驗場穿戲服在迪化街街拍。
經典活動與公益活動相輔相成
本屆戲春活動中,不乏許多經典且廣受好評的節目,如:4/18、4/20、4/25【神算偶bar】與爐鍋咖啡及米凱樂合作點一杯飲品體驗掌中戲算命、4/26、4/27【稻俠廖添丁偶戲】一起聽導覽廖添丁在大稻埕的走跳的足跡並前往【芙稻菓室】欣賞廖添丁掌中戲演出。除此之外,活動期間還將推出店家滿額贈活動,讓消費者在指定店家購物即可獲得【東京高圓寺阿波舞聯名贈品】【小花園】刺繡鑰匙圈、百年好店【李亭香】的阿波舞版的平安金龜及【大春煉皂】的阿波舞茶皂。本次活動陳玉梅基金會支持在文化活動外,也在阿波舞踩街活動當日特別與台北南海扶輪社合作舉辦捐血公益活動,捐血250cc將獲贈戲春大稻埕49間串聯店家200元現金抵用券,讓每位參與者在支持公益之餘,更能共襄盛舉,活絡街區經濟也讓大家吃喝玩樂大稻埕。
摺紙工藝主視覺精妙展現 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設計
本次的活動主視覺特別邀請紙藝魔法師洪新富老師,與設計團隊習翌設計攜手打造,通過精緻的紙雕工藝與設計,搭配「Like he cool, holy chill high high」(來戲窟讓你笑嗨嗨)的台文式英語副標,將大稻埕深厚的傳統文化以視覺藝術結合趣味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更多活動詳情與最新消息,歡迎瀏覽官方網站https://tttcubda.wixsite.com/spring 或「戲春大稻埕」Facebook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