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20%是暫時稅率? 台要小心被當成美中較勁下的籌碼

8月1日前夕,川普總統宣布對各國的關稅率稅,財長貝森特和國務卿魯比歐都表示和中國仍在談判,不願美中貿易衝突;而最後一刻,台灣被課徵20%,比日本、韓國都高。雖然台灣方面稱這只是暫時稅率,但是否被當成美中較勁下的籌碼,仍令人擔心。
白宮宣布台灣的稅率雖比原來32%降低不少,但證諸川普先前與各國的談判,都是先拉高稅率,再大幅修正,並另外提出投資要求,20%是不是台灣最後被課的稅率,仍未可知,尤其川普尚未公布半導體課稅標準,台灣仍處於風險。
台灣打從美國關稅政策宣布之初,就採取低姿態,台積電也允諾對美國加碼投資。但經過四輪談判,目前得到的結果,恐怕仍不如台灣單方面的期待。
從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賴清德總統投書彭博,表明願意給予美國零關稅的待遇,到台灣積極投資「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計畫」,無不向美國表達十足配合的誠意,態度遠比日、韓放得更軟,可是在日韓相繼公布協議後,台灣持續忐忑不安。
加上,川普政府拍板不讓賴清德總統過境紐約,顯示在川普眼中,台灣並非他的優先考慮。
以前目前結果,或許重點不在於20%,而是台灣用什麼交換了12%的降幅?而又換到了什麼,都待進一步釐清。
行政院日前傳出已經準備好要給予美國3000億美元至40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如今台灣關稅結果出爐,不知這筆錢未來有多少金額還是得付出給美國?台灣在市場開放方面又解禁了哪些產品?
賴政府接下來除了端出後續的配套措施,以捍衛經濟,也要向民眾說明其中的得與失。
至於台灣為何尚未取得比20%更好的關稅待遇,有涉外人士指出,除了在投資金額上還沒有最後的共識,台灣不肯讓半導體的最新技術移植到美國生產製造,可能是原因之一。
畢竟,美中關係在貿易戰休兵之後相對穩定,連過往立場挺台的魯比歐聽聞記者提及美國阻止台灣總統過境美國一事,都沒有反駁,反而稱美中貿易戰衝擊,對全世界不利。可見美國對中的態度正發生微妙的轉變。
長期而言,雖未改變美中競爭的態勢,但在美中意欲修復關係,川普想與習近平見面之前,台灣面臨的壓力,恐怕只增不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