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提醒北京 兩岸開戰代價極高

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廿二日刊登國防部長顧立雄廿一日接受包括這兩家報紙在內的八十分鐘媒體訪談。紐時報導稱,這是顧立雄自一年前就任以來接受的最全面訪談。他受訪時表明,希望美國能加快交付對台軍售。
顧立雄說,藉由美國在亞洲各地的武裝力量及同盟,並提醒北京,戰爭必須付出的可怕的經濟代價,就能抑制中國大陸;「若能迫使中國了解(發動戰爭)潛在的成本將極其、極其高昂,那對中國來說,要做出(開戰的)決定將極其困難」。
顧立雄並指稱,川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但「我們(台灣)相信,在安全議題上,川普政府也著重『印太優先』」。
當被問到如何評估中國侵台威脅時,顧立雄稱,危險增加中,但尚未達到入侵恐迫在眉睫的程度。他引用台灣軍方的威脅等級指標說,「我們認為,此刻的威脅強度介於中等和高之間,但這些指標還不足以斷定(中國)有攻擊台灣的意圖」。
顧立雄還說,台灣今年將列裝首批陸軍無人機部隊,海軍也將引進,而海軍陸戰隊已將部分戰車營與砲兵營改編為無人機營。他比喻說,最好中國每天醒來,都覺得「今天不適合發動侵台」。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些作為旨在透過先進技術來實現台灣軍隊武器庫的現代化,為了中國可能的入侵做準備。台灣軍方計畫在五年內從境內公司採購三二○○多架無人機,其中大多屬小型偵察無人機。
顧立雄透露,「由於美方希望我們有在本地生產的能量,因此美國在這方面的確是大力協助;有些技術若轉移給我們,由民間廠商生產,那這樣就能確保(不用含有中國零組件的產品)」。
顧立雄提到,除了美國援助,來自第一島鏈日本與菲律賓的支持也對嚇阻中國很重要。他認為,集體嚇阻力量,會使中國想侵台時不得不考慮軍事上的困難度,以及要付出的軍事代價有多高。
顧立雄表示,台灣陸軍還要增編兩個連級單位,在美製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交付後負責操作該系統,以強化精準打擊能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