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在即 葛如鈞警告:能源安全就是國防安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提案,要求針對國防預算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國防安全攸關國家存亡,是全民共識的重要課題。能源安全在國防戰略中,具一定重要性。圖/葛如鈞辦公室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提案,要求針對國防預算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國防安全攸關國家存亡,是全民共識的重要課題。能源安全在國防戰略中,具一定重要性。圖/葛如鈞辦公室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提案,要求針對國防軍備預算提高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國防安全攸關國家存亡,是全民共識的重要課題。國民黨始終堅定支持國防建設,致力於確保台灣具備因應各種威脅與威嚇的能力。國防的定義與實踐必須與時俱進,不能侷限於傳統思維,而應積極擁抱新興科技,提升國家的整體韌性與競爭力。

國民黨團今提案,鑑於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準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就有關防衛台灣問題,表示台灣的國防預算應該接近GDP的10%。國防軍備預算如占GDP10%大約2.6兆元,幾乎是我國中央政府一年的歲出,是否會對我國財政造成重大衝擊並產生排擠效應?對我國整體施政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國防安全能確實獲得保障嗎?種種問題均攸關重大,賴清德政府應清楚向國人交代。國防軍備預算提高為GDP 10%茲事體大,國人憂心國防預算提高甚至危及國安,爰此,建請院會作成決議:「儘速邀請行政院院長率同國防部部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就『國防軍備預算提高為GDP 10%對我國可能造成之影響』乙案進行專案報告,以安民心並釋群疑。」

葛如鈞身為立法院台美國會聯誼會副會長、先進科技交流協會會長,他以經驗指出,在多次與美方交流中,已深刻體認現代國防的涵蓋範圍,遠超過傳統武裝力量。從海防、海巡,到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機、人型機器人、量子電腦及區塊鏈科技等,都是當代維護國安的重要關鍵。這些不僅是科技發展的前沿,更是增進國家安全提升國防韌性的重要元素,國防預算的應用,應將新興科技納入,作為國防安全的擴大解釋。

葛如鈞提到能源安全在國防戰略中的重要性。他引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所言「核綠可以共存,一年將『替台灣省下 N 個數千億』」;美國多次表示,可以支持台灣新核能或核廢料的技術處理。

葛如鈞建議,或許可考慮與美方討論能源合作時,納入國安與國防預算的擴大解釋。呼籲重視核能作為穩定電力供應的選項,認為這有助於降低對外部能源的依賴、強化國家在極端情境下的自持能力。

葛如鈞表達對執政黨作法的憂慮。他指出,至今行政院尚未針對國防預算應提升至GDP的5%、7%甚至10%提出具體方案,仍將焦點侷限在傳統的國安和國防思維,更在特別條例中規畫以限制性招標方式進行重大國土安全項目,令人質疑其透明度與效益。國防安全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領域,不擁抱科技,就難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威脅。金融也可能成為武器,數位金融更須被納入國安思維。唯有全方位強化國防概念,台灣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核三廠

延伸閱讀

卓揆嗆不撥補台電漲民生用電 葛如鈞:不要威脅在野黨

美拚售台小型核電廠 涉外人士:關鍵在有效解決核廢

核管法三讀通過 藍委葛如鈞:非強推延役而是政府多一選擇

核管法明表決前今先協商 葛如鈞批核安會卸責交白卷

相關新聞

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核三今停役 竟然接著下一盤光電大棋

核三廠今晚停役,全廠進入廿五年除役期,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核三廠將轉型光電場。藍白在立法院通過修法讓核電廠延役,但屏東縣...

觀察站/電力面臨挑戰 台灣首個非核夏天很快見真章

今天過後,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年代。雖然行政院長卓榮泰拍胸脯保證供電沒有問題,非核家園是否能夠成真,今年夏天即將見真章,...

被視為三害之一又是金雞母 核三與恆春人40年的愛惡交織

屏東的核三廠曾被視為「恆春三害」之一,但核三員工約一成是恆春在地人,每年二點四億回饋金挹注地方社福,每年十億元維護費用約...

核電歸零由火力發電支撐 彭啓明:不用擔心空品變糟

核三廠二號機今除役後,國內約百分之八十四電力將由火力發電支撐,外界擔憂空品因而變差,環境部長彭啓明說,雖然淨零目標未將核...

核三廠核廢料移不出去 地方盼有補償

核三廠今晚停役,朝野仍為是否延役吵翻天,但無論延役與否,核三廠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該如何處理無法迴避,核三廠核廢料無處去,...

卓榮泰赴三接港 要大潭電廠取代核電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下午視察桃園市中油三接觀塘港、大潭電廠,了解天然氣供氣和電廠六至九號機組發電狀況;中油和台電都強調滿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