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艦被爆進水 專家促海軍說明
海軍司令部表示,海鯤艦正執行主要系統聯測與調校以確認達到出海條件,船廠、原廠技師及監造組均依約與驗收標準配合共同測試,實施裝備組件調校,對相關說法不予評論。
據了解,海鯤艦存在管線漏水等問題,但不至於到船艙進水程度,多項裝備不正常仍在調整改正,測試進度需要時間。
郭璽在直播節目中多次爆料,指海鯤艦艙內進水,導致主機故障「根本動不了」。他說海鯤艦的艦船整合載台管理系統(IPMS)應有四千多個檢測點,但至今僅完成四百項,根本不及完成進度的十分之一,且海鯤艦內管線多次破裂進水,導致外國測試團隊停工。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表示,潛艦國造案主導核心官員歷經調動更替,曾涉入專案者離任時都應辦理具有法律責任之保密切結程序,但從造艦狀況屢屢遭人對外爆料放話,看來此機制完全無效。
張競指出,造艦工程進度延宕,引起社會關注不令人意外,尤其潛艦國造案啟動至今,所有運作模式與發展軌跡確實是與其他國家造艦歷程差異甚大,特別是特定管道與知情人士經常揭露內幕訊息,讓潛艦國造案變成「超級曝光之絕對機密」,然而執政團隊與國安高層卻看似束手無策、投鼠忌器,檢調司法機構也按兵不動,綠營執政高層是否有甚麼難言之隱?讓人完全無法理解其中玄機。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海鯤艦若真的有目前傳出的諸多問題,應給海軍充足時間改正解決,國防部應保持目前態度,解決問題後再進行下一步,以免到量產時才發現問題就更難處理。不過他也提醒,各界給海軍充分空間的同時,軍方也應該適時、適度對外界及立法院說明潛艦進度及實際問題情況,才能取信於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