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美穩定幣法上路 台準備好了?

近期美國國會以六十八比卅的壓倒性票數通過「GENIUS法案」,正式為穩定幣建立聯邦監理架構,結束數位資產長期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的局面。雖然該法案因川普個人涉入加密產業而曾面臨爭議,但兩黨最終達成共識,反映出美國已將穩定幣視為重塑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此舉不僅重塑監管版圖,也預示全球數位貨幣秩序即將重整。
GENIUS法案的核心在於設立「合格穩定幣發行人制度」,要求所有穩定幣發行商取得聯邦或州級許可,並持有與發行額等值的準備資產,例如美國國債、現金或央行儲備。法案設有規模門檻並採取「雙軌許可制」,讓大型金融機構與新創公司得以循不同途徑進入市場,促進產業多元發展。這套制度不僅提升穩定幣的價值穩定性與兌現能力,也有助於區隔詐騙與不合規業者,強化市場信任基礎。
從消費者保護與金融穩定的角度觀察,GENIUS法案亦明訂所有發行人須比照「銀行保密法」下的金融機構,全面履行KYC(認識你的客戶)、AML(反洗錢)及國際制裁遵循等義務。發行人也應具備凍結可疑資產的技術能力,以配合法規與執法需求。更重要的是,該法案明文禁止對持幣人支付利息與任何形式的收益,目的在於避免穩定幣被誤作儲蓄或投資工具,進一步與銀行存款明確區隔,維護傳統金融中介秩序。
此法案獲得不少經濟學者與產業人士肯定。麻省理工學院加密經濟實驗室創辦人Christian Catalini表示,這項法案不僅將穩定幣導入制度化,更開啟「產品品質與法遵能力競爭」的新市場邏輯。過去消費者需自行辨識幣圈良莠不齊的項目,未來將轉向由監理機構設定底線,交由市場競爭誰能提供更穩健、透明、易用的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也正進入立法研議階段,反映出我國在面對全球加密監理趨勢與亞太區域競爭壓力下,逐步意識到建立本地穩定幣制度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金管會與央行共同提出的監理方向,已朝向許可制、準備金機制與循序開放六大業務範圍為核心,奠定未來虛擬資產納管的制度基礎。雖然業界對於過渡期、合規成本與境外業者門檻仍有疑慮,學界也強調分級管理與監理彈性,但整體共識正逐步聚焦於「母法授權、子法細緻」、「監理與創新並進」的發展路徑。
產業界已率先回應此趨勢。身為台灣區塊鏈技術應用先行者的奧丁丁集團,其旗下的穩定幣支付平台OwlPay,不僅獲CB Insights選為全球穩定幣市場地圖中B2B應用類第二名,更已在美國取得卅六州支付執照,展現其合規能力與技術實力。
近期OwlPay觀察到,來自跨境企業的穩定幣薪資支付、供應鏈結算等詢問顯著增加,顯示市場已對穩定幣作為合法支付工具產生實際需求與信心。
展望未來,穩定幣監管競賽的本質不僅是法制競爭,更關乎誰能主導下一波數位金融基礎建設。台灣若能盡速完成具有彈性、創新導向且對標國際的監管制度,不僅可保障消費者與金融穩定,更可協助本土業者拓展海外市場,並於全球規則未定型前取得制度輸出優勢。GENIUS法案通過所象徵的,是一場制度紅利與國際話語權的賽跑,台灣不能只是旁觀者,而應是積極參與的設計者。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永續創新學院院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