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沈玉琳傳猛爆性肝炎惡化腦水腫進加護 友人:他已超過3天沒有食慾

美中爭鋒 台灣避當「AI殖民地」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路透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路透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 2025)於上海舉行,全球AI產業雖「百花齊放」,但中美雙雄爭霸的格局依然穩固。大陸以舉國體制+場景落地見長,美國以技術原創+資本擴張主導。然而,在算力、資料、資本等要素仍高度集中的當下,中美雙極格局短期內難以撼動,技術可以開源、但生態難以複製,場景可以落地、但規則決定歸屬;更重要的是,台灣的定位又在哪裡?

另外,在WAIC 2025中,企業倫理及治理哲學等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美國聚焦AGI安全風險,大陸宣導「智慧向善」與普惠發展,WAIC 2025設立AI三問(數學、科學、模型)探索倫理與創新平衡。這種治理哲學的分化可能重塑全球科技規則體系。本次大會以「同球共濟」為主題,既是對全球協作的呼籲,也暗含對多極平衡的訴求。

事實上,中美全球霸權之爭,來自於AI雙極格局的韌性源於「系統性差異」,其本質是「技術霸權」與「應用主權」的範式競爭:美國憑藉基礎創新與聯盟體系守衛技術制高點,OpenAI、Google、Amazon、Meta、MS等領先企業技術分層競爭各占不同市場灘頭;大陸依託場景縱深與舉國體制實現快速追趕,深度求索、夸克、阿里通義、百度文心等智慧獨角獸也快速湧現,各具技術聚焦與策略性市場定位。

AI產業的優勢源自於技術路徑、產業生態、國家戰略、硬體基礎與應用場景的多維度結構性差異,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前瞻領導力及策略定位聚焦的操作。台灣獨尊AI十年,但技術競爭力與市場定位仍撲朔迷離,有人認為發展軟體實力是關鍵,也有人提出生態系統構建策略,但多年來除了高喊「仁來瘋」(輝達黃仁勳)的口號外,成果卻乏善可陳。

台灣具有新興電子產業的規模及產業群聚優勢,有強大的半導體製程能量及伺服器、周邊的AI支援產業的支援,但總體的發展方向十分發散而缺乏策略聚焦。政府除大力宣傳南北兩大「新矽谷」及主權AI的方向外,也為了有台灣出身的黃仁勳加持而沾沾自喜。疏於投入AI生態系統的建設,包括技術研發鏈、人才鏈、金融投資鏈、產業生態鏈等鏈條的整合;業界也缺乏高瞻遠矚、逐鹿全球的宏觀野心,沉醉在成本優勢及小確幸心態,台灣碎片化的AI產業發展仍難以發揮應有的系統優勢。

AI爭霸本質是國家意志、市場規模、創新生態三位一體的綜合競爭,策略性建構多功能、跨領域智慧協作平台,才是台灣AI產業的未來方向。依託在「橫向融合」及客製化市場聚焦之上,以客製化策略完成多元化產業發展之勢,而協作整合的對象包括生產性服務業、智能代理人、智能增強、人機協作、物理回饋模型優化、mRNA協作機制等。

適逢大智慧科技大爆發的年代,未雨綢繆規畫智慧產業鏈及生態系統重生刻不容緩。講求適才適用、審時度勢的領導力扮演關鍵角色,善用智慧科技資源及客製化策略,洞燭機先前瞻及組合能力,以「策略先行」為導向,發展硬體及服務業並重的產業結構,才是真正的王道,更是避免台灣成為「AI殖民地」的最佳解方。

黃仁勳 獨角獸 AI

延伸閱讀

黃仁勳、賈伯斯靠它成功 川普、馬斯克因此失控:「創辦人心態」是福或禍?

川普爆曾想分拆Nvidia但「做得太棒」 黃仁勳台下比讚

腦中只有工作!黃仁勳全年無休 連電影看完都記不得情節

黃仁勳就在觀眾席!川普稱曾考慮拆分輝達 被告知「沒那麼容易」

相關新聞

台美關稅談判強調安全合作

川普政府主導的全球貿易重組,「對等關稅」與「二三二條款」成為對外談判武器。川普日前宣布與歐盟達成全面性貿易協議,多數歐盟...

欠天時地利人和的出訪

各界都以為即將成行的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出訪邦交國案,沒想到在七月廿八日臨時取消,總統府說原本就沒有既定出訪行程,外交部...

不合格的「公民」 令自由蒙羞

大罷免、大失敗,重擊始作俑者柯建銘,賴總統第一時間的評論卻是「沒有一方失敗,也沒有一方勝利」,並感謝公民團體,儼然將力挺...

憲政制度應回應新民意

民進黨策動全面罷免立法院最大黨的國民黨立委,首波廿四席投票結果全遭否決,於是有了「總該有人負起政治責任」的呼籲。兩天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典型化千風 人間永流傳

創刊一甲子的「讀者文摘」雜誌中文版自今年八月起停刊,令人慨嘆這本伴隨無數讀者成長的優質刊物,終究不敵一波又一波的數位革命...

賴總統 請兌現司法改革的支票

隨著首波「大罷免」大潰敗,七月廿八日法務部才公布今年調升一審主任檢察官的廿四人名單。其中,包括被民眾批評「不當訊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