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半導體盈利王換人!設備廠北方華創勝中芯國際

去年A股半導體行業 「盈利王」 罕見易主,半導體設備廠北方華創以人民幣56億元淨利潤接替曾經的 「盈利王」 中芯國際。分析認為這種轉變主因在於幾項因素:一方面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落地,顯著助推數位晶片設計等上市公司業績;另一方面消費電子復甦以及國產化趨勢,帶動A股半導體行業營收規模再創新高。
根據2024年業績,北方華創實現營收人民幣298.38億元,年增35.14%,淨利潤人民幣56.21億元,年增44.17%。與此同時,中芯國際營收達人民幣577.96億元,但淨利潤為人民幣36.99億元,年減23.3%。北方華創雖然營收不及,但淨利潤超越了中芯國際。
北方華創為大陸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前身為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方微電子。該公司也是大陸半導體裝備領域涉獵最廣的設備廠商,除了不做光刻機以外,晶圓製造三大核心設備,包括薄膜沈積設備(PVD、CVD、ALD)、刻蝕機均有涉及,此外還有如氧化爐、退火爐、MFC、清洗機等前道大部分核心設備,基本覆蓋了前道工藝的主要設備。其2023年曾在Gartner全球集成電路裝備企業排名中位列中國大陸公司第1位。在全球刻蝕設備市場,北方華創市場份額約為2%。
而北方華創堪稱黑馬,攤開近幾年淨利潤數據,其2020年破5億,2021年破10億,2022年破20億,2024年破50億。等於連續多年實現增長。
北方華創在今年第1季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營收為人民幣82.06億元,年增37.90%;淨利潤人民幣15.81億元,年增38.80%。其盈利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多款新產品進入客戶生產線並實現批量銷售,產品矩陣得以豐富,同時經營效率提高,成本費用率有效降低。
國金證券分析師認為,在全球AI算力基建需求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半導體設備作為晶片製造的關鍵環節,市場需求將持續旺盛。北方華創憑藉其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有望繼續受益於行業的增長。此外,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2,300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