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巨業客運撞死東海女大生二次輾壓 檢起訴過失致死不認殺人

失去信任?川普坦言「普亭可能有點敷衍我」 仍稱俄希望停戰

關稅戰影響出口!4月財新製造業PMI降至50.4 近3個月最低

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出口訂單初現,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低於3月0.8個百分點,也是近3個月來最低,顯示製造業擴張放緩,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就業機會再次下降。路透
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出口訂單初現,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低於3月0.8個百分點,也是近3個月來最低,顯示製造業擴張放緩,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就業機會再次下降。路透

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出口訂單初現,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低於3月0.8個百分點,超出預期,也是近3個月來最低,顯示製造業擴張放緩,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就業機會再次下降。

路透報導,調查顯示,由於北京暫緩推出新的刺激措施,等待時機應對預計將是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美國的關稅開始波及到大陸龐大的製造業。

這一結果與大陸國家統計局30日發布的官方PMI數據形成鮮明對比,大陸4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比3月下降1.5個百分點,低於路透預期的49.8,落入收縮區間。

財新智庫經濟學家王喆表示,中美關稅對峙的連鎖反應,將在第2、3季逐漸顯現。「政策制定者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儘早採取行動。」

從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分項數據看,4月供需繼續擴張,但擴張幅度收窄。美國加徵關稅對外部需求造成衝擊,當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收縮區間,且為2023年8月以來最低;外需低迷導致總需求疲軟,4月新訂單指數僅略高於臨界點。

貿易中斷和供應限制導致4月供應商交貨時間略為延長。在投入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加劇導致平均投入成本再次下降。

而在上月短暫擴張後,4月就業指數再度降至臨界點以下,製造業企業出於節支目的而裁員,其中投資品和中間品製造企業裁員規模較大。

受中美貿易不確定性的影響,企業信心驟降,4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滑落至2012年4月有數據以來的歷史第3低,僅高於去年9月和2019年6月;接受調查的企業普遍擔憂貿易衝突加劇,也寄望於政府能夠推出相關支持政策。

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2020年表示,大陸的外貿行業直接或間接支持了1.8億人的就業。

在上周的政治局會議上,中共高層領導人承諾支持受美國關稅影響最嚴重的企業和工人。28日,多個經濟部門的官員,試圖緩解人們對美國關稅可能破壞支撐脆弱經濟復甦努力的擔憂。

政府承諾支持那些試圖將銷售轉向境內市場的出口商,但一些出口商不願響應政府號召,理由是境內市場存在需求疲軟、價格戰、利潤低、付款延遲和產品退貨率高等問題。

PMI 指數 美國

延伸閱讀

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顯現 陸製造業PMI再陷入收縮區間

應對關稅風險 股債多元布局有幫助

川普打關稅牌 安永教台商三招避稅雷

陳駿季:關稅尚未定案 若衝擊擴大將爭取預算助農民

相關新聞

SCFI運價指數上演神鬼行情 遠東到美西上漲、漲幅6.11%

中國大陸即將放五一長假,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於30日提前出爐,神鬼行情再度上演,大陸出口到北美貨量...

外賣大戰!不讓美團、京東專美於前 餓了麼發450億補貼加入戰局

不讓美團、京東「外賣大戰」專美於前,大陸外送平台「餓了麼」30日也加入外賣戰局,宣布開啟人民幣百億(約新台幣450億元)...

復甦慢又碰上關稅戰 大陸3大航空首季虧損逾166億

中國航空業疫後復甦的腳步緩慢,市場內捲競爭加劇、消費疲弱,近期又遇上美中關稅問題,可說是雪上加霜。據統計,今年第1季中國...

小米首個推理大模型MiMo開源 稱比OpenAI、阿里Qwen強

小米集團30 日宣布,開源首個專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聲稱憑藉僅7B的參數規模,超越了 Open...

怪美關稅擾亂市場…拒收波音飛機 中商務部回應了

美國月初向中國祭出對等關稅,中國強硬反擊,暫停接收美國製造的波音客機;時隔多日,中國商務部29日對此回應稱,美方揮舞關稅...

關係急轉? 中輸入建築機械 歐加徵最高66.7%關稅

歐盟委員會於當地時間4月28日在網站上宣布,已對中國進口的高空作業升降機械設備(Mobile Access Equipm...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