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麥當勞前男主管性侵少女獲不起訴 高檢認「偵查不完備」發回一審續偵查

簡立峰專欄/陸AI世代崛起 台灣能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小龍女李芷霖深夜發4點聲明駁當小三!認了私密照是本人 遭前男友偷拍

港明年推實時地圖 能呈現景點輪候時間 還有AI安排旅遊

香港旅發局明年將推出旅遊實時地圖,呈景點輪候時間。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中通社資料照片)
香港旅發局明年將推出旅遊實時地圖,呈景點輪候時間。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中通社資料照片)

香港旅遊業正逐步復甦,今年首4個月,香港共接待1600萬人次遊客,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倍。香港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昨稱,旅發局明年將推出旅遊實時地圖,參考主題樂園地圖,納入不同活動的最新消息、景點輪候時間等,地圖亦加入人工智能的行程安排功能,只要輸入想遊覽的項目類別如演唱會,便會推薦行程供旅客參考。

明報報導,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高峰時有約3000名旅客到訪西貢東壩,張馮泳萍表示長遠而言或需限制車流,至於會否向到訪旅客收費,她指「收入場費又要落個閘,我們不覺得是一個可行方法」。

張馮泳萍昨日受訪稱,對黃金周旅客人數感鼓舞,期內錄得110萬人次旅客,較去年同期多逾兩成,其中非內地旅客更較去年升三成,升幅較內地旅客多。

據報導,近年不少內地旅客喜歡到香港各處街道或路牌「打卡」,被問到這些地點會否亦可在地圖標示,張馮泳萍認為較困難。至於會否有加入地圖的景點數目,她稱「要再看看(情况)」,因有些景點會突然暴紅,強調當局會留意旅客使用的社交平台。

報導指出,西貢東壩近月成為內地遊客熱門景點,張馮泳萍認為旅客到埗亦不會想見到「全部都是人頭」,故長遠要和各部門設法分散旅客到不同的「綠色景點」,並考慮參考內地或外地景點,在該處限制車流,「某程度車輛供應變成限額」。她說會諮詢各界意見,跟運輸署和漁護署商討。

另據文匯報報導,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昨日在一公開場合表示,在港府及業界的努力下,香港旅遊業疫後實現強勁復甦,今年首4個月共接待1600萬人次遊客,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倍,以歐盟旅客增長尤為顯著,較2023年增1.4倍。五一黃金周錄得約110萬人次訪客,非內地遊客約有18萬人次,增長超過三成,凸顯香港旅遊業的韌性和吸引力,有信心未來數年旅遊業發展會達到新高度。

據報導,被問及是否正爭取增加「一簽多行」城市時,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港府一直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首要考慮香港的承受力,然後再適時放寬更多內地旅客赴港,「要香港承受得到,旅客先體驗好。」未來,港府會利用科技方便旅客安排行程,例如在港珠澳大橋提供實時影像供旅客參考、昂坪360纜車可以預約登車等,為旅客帶來更好的旅遊體驗。

香港旅發局明年將推出旅遊實時地圖,呈景點輪候時間。圖為彩虹邨。(取材自香港旅遊局)
香港旅發局明年將推出旅遊實時地圖,呈景點輪候時間。圖為彩虹邨。(取材自香港旅遊局)

地圖 景點 行程 香港

延伸閱讀

《送院途中》三代救護員接力救人 古天樂領銜演繹香港的疼與暖

李家超:香港有新聞自由 用熱度溫度說好民族復興故事

香港新冠病毒活躍度衝1年新高 7天31例重症、死亡個案

史迪奇亂入海港城!香港節慶文化躍動「5大必看」

相關新聞

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 聚焦3大主題

第六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10日在上海舉行,首次推出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聚焦人工智慧、生命健康、前沿科技等三大前沿...

700兆瓦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鍋爐 投運

近日,雲能紅河電廠7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迴圈流化床發電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標誌著「德陽造」世界首台700兆瓦超...

戲劇文創熱賣 去年銷售破800萬人民幣

背著「長安十二時辰」的官方杜邦包、穿著漢服,逛主題文化市集…前不久,原創音樂劇「長安十二時辰」在京迎來中國首演。演出前,...

香港最少3間獨立出版社 申請參加2025書展被拒

今年香港書展將於7月舉行,獨立出版社「界限書店」接獲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通知,其參加書展的申請被拒,該書店在去年書展曾有...

母子骨肉分離32年…母親節前團圓!陸男激動衝向生母相擁而泣

河南一名33歲男子在半歲時與生母骨肉分離。該男子在本年向警方求助,最終成功找回生母,並在5月10日團圓。在團圓現場

在香港書寫「自由」——街頭藝術家陳勁輝:若因此坐牢 我的作品就算完整了

在香港,連寫下「自由」二字也可能被捕。街頭藝術家陳勁輝(Chan King-fai),署名為「自由塗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