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中國反制美國加徵關稅 是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中共外長王毅26日在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上呼籲各國,攜手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新華社)
中共外長王毅26日在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上呼籲各國,攜手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新華社)

面對美國的包圍與打壓,中國大陸正積極拉攏周邊國家。4月26日,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在哈薩克阿拉木圖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王毅在會中指出,美方一意孤行,向180多個國家隨意加徵關稅,侵犯了各國正當權益,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了全球經濟穩定。

王毅說,中方站出來進行必要反制,既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規則秩序和國際公平正義。

他並強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鄰國共謀發展,同世界共享機遇,同時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

根據大陸外交部新聞稿,此次會議除王毅還有哈薩克副總理兼外長努爾特列烏、吉爾吉斯外長庫魯巴耶夫、塔吉克外長穆赫里丁、烏茲別克外長賽義多夫、土庫曼代表,以及中國—中亞機制秘書長共同出席。本次外長會晤為將於今年內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作全面政治準備,並就全方位推進中國—中亞合作進行深入溝通。

王毅在會中並就深化中國—中亞合作提出中方五點建議:

一、堅持講信修睦。充分發揮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作用,籌備好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以落實元首共識為根本遵循,築牢六國睦鄰友好、團結互信的政治基礎。中方堅定支持六國維護主權獨立、領土完整、民族尊嚴,支持六國聯合自強。

二、堅持互利合作。制定實施更多便利化舉措,進一步提升貿易和投資規模。中方願進口更多中亞優質綠色農產品,遴選落實ㄧ批優質合作項目,拓展新興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質生產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打造立體多元的地區互聯互通格局。

三、堅持機制建設。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機制「四梁八柱」建設,更好發揮12個重點領域部級合作機制作用。以機制秘書處全面運營為契機,推動秘書處工作實現「開門紅」。

四、堅持公平正義。共同銘記歷史,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站在歷史正確一邊、人類進步一邊,攜手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反對任何形式的法西斯和軍國主義復辟行徑。

五、堅持世代友好。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增進相互理解,讓世代友好薪火相傳。制定更多措施便利六國人員往來。加強教育和人才培訓合作,培養友好事業傳承者和接班人。

大陸外交部新聞稿稱,各方認為,中國是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因素,為多邊主義發揮了示範作用。各方重申支持多邊主義,加強在聯合國等框架下的對話合作。各方表示支持國際貿易規則,不認同單邊保護主義的做法,將為此加強協調,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促進地區貿易暢通。

面對美國全面包圍、打壓,中國大陸正積極拉攏周邊國家,於26日在哈薩克舉行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新華社)
面對美國全面包圍、打壓,中國大陸正積極拉攏周邊國家,於26日在哈薩克舉行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新華社)

外交部 機制 王毅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瑞士外長訪北京 陸外長王毅:決不能允許世界退回叢林法則

伊朗外長訪陸 王毅:伊朗核問題應政治外交解決 反對非法單邊制裁

與英外相通話暗批美「單邊霸凌」 王毅:中英有責任維護國際秩序

王毅:美國以關稅為武器進行無差別攻擊 不得人心

相關新聞

陸海警登鐵線礁 攔查6菲人

中國大陸和菲律賓於南海衝突再起,據大陸方面昨晚發布,大陸海警人員昨登上鐵線礁,並對六名菲律賓人員進行查證處置,此舉勢必引...

外交人員被美拒發簽證 陸控影響參與聯合國工作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耿爽日前出席會議時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繁對特定國家的外交人員拒發簽證、限制旅行自由,嚴重影響有關...

時隔16天 共軍本月再度聯合戰備警巡

國防部今天(27)中午發布新聞稿宣布,自上午0850時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直升機及無...

王毅:中國反制美國加徵關稅 是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面對美國的包圍與打壓,中國大陸正積極拉攏周邊國家。4月26日,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在哈薩克阿拉木圖舉行,中共中央政治...

已一個半月未公開露面 解放軍二號人物何衛東缺席政治局集體學習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進行第20次集體學習,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香港星島日報報導,...

兩岸觀策/賴急推「脫中入北」 恐更添風險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描述斯巴達(守成大國)與雅典(崛起大國)間的戰爭時寫道:「雅典的崛起以及它對斯巴達造成的恐懼,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