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對等關稅「20+N」挨轟 鄭麗君:將向美方爭取不疊加稅率

超過160億!長榮集團遺產官司 北院裁定應付張國煒股利股息

記憶迷航…保全才56歲竟罹患「年輕型失智症」常搞錯包裹收件人

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被發現得了「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醫療進展。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被發現得了「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醫療進展。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失智症大多發生於70至80歲長者,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在停車場找不到方向,還搞錯包裹收件人,原本以為是中年職業倦怠,就醫檢查發現竟然是「年輕型失智症」找上身,羅東博愛醫院發現這名病人後正用藥治療控制,爭取延緩病情惡化。

羅東博愛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劉競雄表示,65歲以前發病被稱為「年輕型失智症」,這類患者並不會經常出現傳統印象中的記憶力衰退,反而可能像王先生一樣,出現喪失方向感、語言障礙、情緒不穩,甚至影響工作判斷力。

據了解,56歲王先生原本是社區人人稱讚的保全大哥,10年來親切負責、深獲住戶信賴;但最近1年來,他開始在熟悉的停車場迷路、搞錯包裹收件人,連簡單的收發工作也變得困難;家人原以為是中年危機或職業倦怠,直到就醫檢查才揭開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答案。

神經內科高志堅醫師指出,失智症早期大多是輕度認知障礙,若能及早介入,有機會延緩3至5年惡化,除了診斷技術進步,治療上也有突破,最新獲TFDA核准的「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藥物,經神經專科評估後使用,可在18個月內平均延緩近三成認知退化,惟目前尚屬自費治療,治療過程需定期MRI監測避免副作用。

隨著年輕型失智症個案增加,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縣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診斷與治療進展,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失智據點、健腦課程,結合國家長照政策與生活型態醫學,幫助患者延緩退化、維持尊嚴,為患者與家庭爭取更多選擇與希望。

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被發現得了「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醫療進展。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宜蘭有位負責認真的社區保全才56歲就被發現得了「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除了適切給予病人治療,最近更舉辦宜蘭首場「年輕型失智病友會」,安排醫師講座分享最新醫療進展。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羅東 患者 失智症

延伸閱讀

2025失智論壇/巫奉約:失智可逆! 科學證明大腦愈用愈年輕

2025失智論壇/柯世祐:發病前25年腦部開始變化 高風險者定期檢測

2025失智論壇/林欣榮:植物新藥、外泌體延緩神經退化是研發新方向

2025失智論壇/徐文俊:阿茲海默新藥上市 「兩階段」是用藥黃金時機

相關新聞

楊柳颱風進逼 花蓮堰塞湖恐潰堤土石流 縣府:發布陸警會撤離居民

花蓮縣萬榮鄉馬鞍溪上游因日前薇帕颱風豪雨,造成邊坡崩塌500公頃,出現18公頃大的堰塞湖,眼看楊柳颱風逼近,許多在溪流下...

「大基隆市」區域合併討論再起 謝國樑:升格直轄市民調最高

基隆市腹地小,卻有國際港優勢,新北東北角瑞平雙貢4區與基隆形成緊密生活圈,很多人到基隆討生活,地方長期有基隆合併新北市東...

楊柳颱風逼近 花蓮文旦未成熟 農友為品質跟老天爺賭一把不搶收

楊柳颱風預計13日開始影響台灣,有可能登陸花東,花蓮瑞穗鄉鶴岡文旦產區恐首當其衝。不過,由於今年農曆有閏六月,10月6日...

悠遊卡搭1200月票 這縣市交易翻倍122% 每月省千元

1200 TPASS月票是上班通勤族好夥伴,至今上路滿2年,悠遊卡公司統計,與各縣市合作之下,悠遊卡定期票購票的增幅拉高...

台電協和發電廠將公告汙染控制場址 守護外木山:要求提控制計畫

台電基隆協和火力發電廠土壤採樣測測,數值超過汙染管制標準。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今呼籲基隆市府,勿縮小控制場址點位,並公布已...

延宕11年!花蓮萬榮溫泉計畫未完成評估直接興建 遭審計部要求改善

花蓮縣政府於2014年推動萬榮溫泉暨觀光產業發展計畫,審計部查核發現計畫執行過程中,仍在評估階段卻先辦理興建工程,且縣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