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免民進黨新北4立委 檢調再抄新北國民黨分部…帶回10人訊問

英國28歲女遊土耳其不明原因身亡 回國後發現「心臟不見了」

又有車長被狂毆!台鐵1天3起暴力事件 酒醉旅客遭鐵警帶回

鐵公路中斷花蓮縣長徐榛蔚向總統喊話 民進黨團批轉移焦點

花蓮縣長徐榛蔚(左二)因鐵公路中斷今天大動作向中央喊話,綠營批是大動作轉移焦點,逃避縣政問題。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長徐榛蔚(左二)因鐵公路中斷今天大動作向中央喊話,綠營批是大動作轉移焦點,逃避縣政問題。記者王燕華/攝影

總統賴清德就任剛滿周年,花蓮縣長徐榛蔚因鐵公路中斷,今天與多位議員、產業界向總統喊話。縣議會民進黨團痛批徐榛蔚與夫婿立委傅崐萁在花蓮掌權23年,毫無作為,卻大動作轉移焦點,對於徐配合傅崐萁一貫「只會製造仇恨,從不積極改善」的做法深感遺憾。

連日午後豪雨,蘇公花路全線多處落石坍方,北回線也中斷。徐榛蔚今天表示花蓮迫切需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呼籲中央重視東部民眾交通權益,更直接向賴清德總統叫板,邀請親自搭火車或開車走一趟蘇花,感受花蓮人對聯外交通的不便與辛苦。

民進黨縣議會黨團總召張美慧、幹事長胡仁順、書記長林則葹說,舊蘇花公路時代落石砸車都發生在北端宜蘭縣境內的112至116公里處,在蘇花改109年通車後已解決,現在崩落的南端崇德段,是去年403地震後因為靠近震央,土石被震鬆植被也崩落,大雨沖刷造成土石流,兩者狀況不同,要徐、傅不要混為一談,把花蓮人的痛苦做為政治攻擊的工具。

黨團對不眠不休投入搶修的工程人員表達敬意和感謝,並說,交通部在災後立刻推出緊急應變方案協助疏運,卻完全沒有看到縣府有任何因應配套。

黨團批評,蘇花安工程因縣府不協助,部落會議卡住4年才通過,去年終於正式進行,預計121年完工,鐵路也在研議改線,在中央不斷提出替代交通方案時,徐榛蔚卻混淆視聽、攻擊中央。

黨團指出,近來花蓮有許多重大議題,包括秀林鄉的女老師命案、403地震後重建進度緩慢、民政處違法行政查水表案、多條河川疏濬不及等等,沒有一件徐榛蔚出來道歉、說明,徐對於縣府重大爭議、司法案件從不對外回應、不對鄉親說明,只在攻擊中央時才出來講話,縣長與花蓮唯一一席區域立委如此,就是花蓮「百廢待舉」的原因,兩人就是花蓮的害群之馬。

花蓮縣長徐榛蔚(左三)因鐵公路中斷今天大動作向中央喊話,綠營批是大動作轉移焦點,逃避縣政問題。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長徐榛蔚(左三)因鐵公路中斷今天大動作向中央喊話,綠營批是大動作轉移焦點,逃避縣政問題。記者王燕華/攝影

落石 花蓮 徐榛蔚

延伸閱讀

鐵公路都中斷 徐榛蔚不忍了!喊話賴總統搭火車開蘇花到花蓮看看

中央緩撥近39億經費 徐榛蔚:勿轉嫁地方財政負擔

捲罷免傅崐萁查水表案遭起訴 花蓮民政處長請辭獲准

為何連藍營都想罷傅崐萁?二階罷免達門檻1.7倍 還能回鍋當縣長嗎?

相關新聞

北部高溫34度變24度!2波鋒面夾擊周末變天 端午連假想出遊注意了

氣象署今天表示,5月下旬2波鋒面,24日白天至25日第1波,29日至31日第2波,端午連期可能水氣偏多。首波鋒面影響期間...

打敗花椰菜、蘆筍!日本研究認證第一名抗癌聖品 吃冷的更健康

地瓜是許多民眾早餐的常見選擇,營養價值高且具防癌潛力。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近日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胡蘿蔔素、植化素,以及固醇類荷爾蒙物質DHEA成分,微量的DHEA在實驗中,對乳腺癌與大腸直腸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地瓜中的神經節苷脂也可促進癌細胞凋亡,有助防癌。

高溫炎熱紫外線恐「危險」等級 端午連假前可能迎首波典型梅雨鋒面

全台高溫炎熱,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歐宗學表示,今天鋒面在東海至日本一帶活動,尾端延伸至台灣北方海面,雖然沒有直接影響,...

中鏢都不知道!新冠病毒變「超低調」 醫曝最新5症狀:肺部恐現毛玻璃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新冠病毒2025版「性格大改變」,變得超低調,患者發燒比例不到四成,反倒出現常見的小症狀,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只是感冒或腸胃炎...

高雄內門38.6度高溫 台灣「烤番薯」紫爆範圍擴大

酷熱範圍再擴大,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高雄內門飆到38.6度,是全台最熱,其次是屏東三地門37.5度;...

晴朗飆37度高溫 吳德榮:鋒面周六到 端午連假先雨轉晴

持續晴朗炎熱,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今、明兩天滯留鋒在東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