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小時下破130毫米…南投暴雨淹路成「黃河」 居民無奈

楊柳估明晨轉中颱!最新路徑曝光 周三四靠台、這天「影響最劇烈」

旗津風箏節登場 陳其邁大推大碗公剉冰、沙灘戲水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2025旗津風箏節今天開始連續2個周末在旗津沙灘舉辦,不僅有上百隻造型風箏飛舞,入夜後還有夜光風箏、電音派對,高雄市長陳其邁推薦民眾暑假到旗津旅遊,最好品嘗大碗公剉冰、烤魷魚等旗津在地美食,還有氣墊水樂園能讓小朋友開心玩水。

陳其邁表示,今年旗津風箏節共有130隻海洋主題造型風箏,其中有7款是超過30公尺、10款首次亮相,以及4座全新的氣墊水樂園,適合全家大小共遊,民眾也可安排暢玩旗津燈塔、享用大碗公剉冰,順道拜訪駁二藝術特區、棧貳庫、壽山動物園。

高雄市觀光局指出,高雄榮登Agoda亞洲十大快閃微旅行城市名單排行榜,同時也是2025亞洲最超值划算的夏季旅遊地全台唯一入榜城市。

今年旗津風箏節不只有風箏,今天晚上8月9日還將於旗津沙灘吧舉辦電音派對,只要身著比基尼,即可享旗津沙灘吧飲料2小時暢飲;8月16日則將舉辦親子派對,邀請小朋友穿上海洋元素服裝來旗津同樂,雙週日晚上有精彩的火舞表演。

現場也有氣墊水樂園,除了巨無霸戲水池及水上步行球,還有「斑馬闖關水跳床」、「獨角獸競技跳床」及「船型跳床水滑梯」及總長42公尺的「城市滑水道」等4座新亮相氣墊戲水設施。

自8月9日至8月17日連續二周的六日,旗津將實施4階段彈性交通管制,建議民眾搭捷運轉渡輪前往旗津,以免開車到旗津遇上交管、找不到停車位。

高雄市府建議民眾前往旗津可選擇搭乘捷運轉渡輪,才不會開車塞在路上。記者巫鴻瑋/攝影
高雄市府建議民眾前往旗津可選擇搭乘捷運轉渡輪,才不會開車塞在路上。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陳其邁推薦遊客來旗津一定要品嘗高雄才有的大碗公剉冰。記者巫鴻瑋/攝影
陳其邁推薦遊客來旗津一定要品嘗高雄才有的大碗公剉冰。記者巫鴻瑋/攝影
高雄市府建議民眾前往旗津可選擇搭乘捷運轉渡輪,才不會開車塞在路上。記者巫鴻瑋/攝影
高雄市府建議民眾前往旗津可選擇搭乘捷運轉渡輪,才不會開車塞在路上。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旗津沙灘展出上百各式各樣的造形風箏,不少更是第一次展出亮相。記者巫鴻瑋/攝影

風箏節 派對 沙灘

延伸閱讀

2025旗津風箏節登場 陳其邁推薦在地美景、美食

疊加關稅衝擊高雄鋼鐵五金業 陳其邁:繼續跟美方談判

陳其邁表揚模範父親 最高齡96歲仍成地方家庭典範

「南電北送」變「中電南送」?陳其邁駁斥:超過30%電外送

相關新聞

影/屏東縣三地門鄉收穫節熱鬧登場 周春米:終於放晴了

屏東縣三地門鄉是縣內8個山地原鄉中人口數最多的原鄉,今10日起一連三天舉行收穫節運動會,今年度以「傳統與現代」為主,展現...

曾智勇回家鄉參加收穫節 全國原民運動會將首邀14南島國家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今回到家鄉屏東縣三地門鄉參加收穫節運動會,曾智勇致詞說,今年台灣將舉辦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將首次邀請全世界...

旗津風箏節盤查證件塞爆 居民罵「擾民」 高市觀光局:已簡化流程

高雄旗津風箏節邁入第4年,8月9日起連續兩個周末舉辦,昨天首日湧入5萬人。不過今年主辦單位在重要路段盤查民眾證件,僅開放...

豪雨釀災屏東農損逾1.1億多元 農業處籲公所盡快完成農損提報

受到7月28日西南氣流夾帶豪雨影響,屏東縣農損統計至8月8日下午4時農損逾1.1億元全國受損最多,其中以鳳梨、香蕉最為嚴...

影/豪雨肆虐過後 甲仙小林村旁野溪變大河、土石跟路面齊高

0728豪雨肆虐高雄,山區放晴多日,那瑪夏聯外道路工程車穿梭不停,沿途旗山溪河床土石墊高逾1層樓,甲仙小林村舊址旁野溪變...

盧秀燕出席僑宴推台中發展 僑民喊想搬回台中

台中市長盧秀燕率團訪澳,昨晚出席布里斯本僑胞歡迎晚會,逾百名僑胞熱烈參與。盧秀燕以「唯有『和』,台灣才有出路」為題發表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